发新话题
打印

[转帖]新长征路上的假行僧

[转帖]新长征路上的假行僧

作者:vacant19851215 提交日期:2005-6-17 于天涯社区音乐天地

  崔健,中国摇滚的最后一杆老枪,至今仍屹立不倒。不久前他推出的新专辑《给你一点颜色》,仍是那个反抗现实追求自由的行走者的形象。对于摇滚的精神,我认为最核心的在于“自由”。而崔健之所以能够在“新长征路上”摇至今而不滚,最大的原因在于他一直追求的那种“自由风格”,这正是摇滚的魅力不衰的内核所在。   《假行僧》是崔健早期的作品,我们从这首歌里面可以看出崔健早期就开始了对自由的追求,在爱情和自由间,他的选择是自由。正合了裴多菲那首著名的小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在《新长征路上的摇滚》这张专辑中,崔健的反叛者、行走者的形象开始建立并深入人心。《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中的“埋者头,向前走,寻找我自己。走过来,走过去,没有根据地”,表明他在政治立场、在人生立场上的的反叛。对于长征的新的反思使他发现,这代人跟前一代人在对传统的观念上已经产生分化,必须开辟一条新路,寻找一个自由的精神家园,于是他开始了反叛的出走。《不是我不明白》中的感叹崔健则是在行走路上的一种彷徨的表现,“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其实崔健并非在感叹自己跟不上时代的脚步,而是在感叹自己在路上的孤独,他是在开辟一条新的路,前无古人,前路漫漫,难免会产生苦闷、彷徨的感叹。在对于社会、对于自我与社会关系的剖释后,崔健坚定了自己的立场,就是在反叛的路上一直走下去,“出走”成了崔健摇滚中的一个主要的意象。八十年代的中国正是理想主义盛行的时代,由于主流意识形态对理想主义的阐释或误读,使得文化反叛的情绪开始产生并蔓延开来,而崔健的反抗正是一种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拒绝妥协和对于自己的价值体系的追求。而《假行僧》正是他在行走路上对于爱情的一次抉择,他的选择也表明了他的“自由风格”。   “我要从南走到北,我还要从白走到黑。我要人们都看到我,但不知道我是谁。”从一开始崔健的立场就非常坚定,自由的选择、反抗的出走正是普通传统的人们心目中的“黑”,但他还是坚定地“要从白走到黑”,这正表明了一个不羁的灵魂的选择,无视传统的束缚,在反叛的路上继续走,那怕会错过沿途的风景。而在传统中,每个人都会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但崔健在这里却说人们“不知道我是谁”,这正是他对传统角色的一种反抗,要突破原来游戏规则的束缚,打破那个体系,这是追求自由的前提。   “假如你看我有点累,就请你给我倒碗水。假如你已经爱上我,就请你吻我的嘴。”爱情不可避免地到来了。对于爱情,崔健表现得如此的干脆,不同与传统的缠绵,而是孤独浪子的疲惫。爱情对他来说可能只是一个驿站,在累的时候能喝到一碗水;而爱情也可能是最直接的感情的宣泄,不需要虚伪的世俗规矩,爱就爱,爱就吻我吧,无须顾虑世俗的看法,爱上我这样的反叛者,你的选择也只有跟着反叛。   “我有这双脚,我有这双腿,我有这千山和万水。我要这所有的所有,但不要恨和悔。”这条路是我选择的,我会自己走下去。而“千山和万水”则是现实存在的,是在崔健心中存在着的一个意象,这个”千山与万水“的概念则是他向往的一个境界,一个自由的而有能体现自己价值的存在,一种存在于自己信念中同时也可能存在于实际中的生活。而我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不会再后悔了,一个执着于自己的信念的人是从不后悔的,因为他已经在路上,在朝着自己的追求的路上行走,所有的快乐痛苦期待疲惫都存在,所有的感受我都要承受住,我是无悔的。   “要爱上我你就别怕后悔,总有一天我要远走高飞。我不想留在一个地方,也不愿有人跟随。”这里崔健喊出了一个行走者的“爱情宣言”:无论是“留在一个地方”还是“有人跟随”都会使自己失去了自由,所以为了自由只能放弃爱情。行走者的心永远都是向着远方的,为了追求自己的价值体系,“远走高飞”远离现有的价值体系是必然的选择,在那个固有的体系里,为了追求自由的生活,只能是选择“远走高飞”,逃离现实的那个价值体系,抛弃一切可能存在的无法割舍。周国平说:“任何有意义的反抗总是有所坚持的,是对某种价值的肯定、捍卫和追求。在崔健那里,这种价值就是真实的人生。”对于崔健来说,“真实的人生”代表的可能就是自由的人生。   “我只想看你长得美,但不想知道你在受罪。我想要得到天上的水,但不是你的泪。我不愿相信真的有魔鬼,也不愿与任何人作对。你别想知道我到底是谁,也别想看到我的虚伪。”在这首歌的最后,崔健正是唱出了自己的追求,“要得到天上的水”,这是作者所追求的一个意象,虽然远在天上,看来还是那么虚无缥缈的,但作者宁可选择那遥远的自由,向往的价值体系,也不要在现实体系的同化下(“美”“泪”正是现实体系的一个诱惑和挽留)丧失了反叛的精神。而这种反叛不是与任何人作对,而是源于自己的追求与现实体制的束缚所产生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作者不愿意在现实体制中扮演什么角色,所以不想让人知道自己是谁,现实的体系下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角色的伪装下虚伪地生活着,而作者不愿意扮演任何角色,也就拒绝了虚伪,也没人能看到了他的虚伪了。   对于“假行僧”这个词,周国平的解释是:“因为行僧也是一种角色,我不是任何角色,包括行僧。”对于崔健这样的灵魂的歌者,他不需要世俗给的任何名分,同时也会拒绝在角色的伪装下的生活,他向往的是灵魂的自由。在追求艺术自由的路上,他走在所有中国人的前面,如一个风尘仆仆的行僧在开辟着属于自己的路。这条路既是源于传统又超越传统,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正如《假行僧》的编曲,把中国传统的古筝融入到西方的摇滚文化之中,出现了一种新的艺术效果,一条新的路。有人把崔健和Bob Dylan相提并论,的确,他们都是一个时代文化的先驱者和开拓者,不同的可能在于Bob Dylan最后能得到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而崔健至今还是在主流之外徘徊。崔健一直在强调摇滚音乐是一种大众文化,这正表明他想让中国摇滚从一种精英文化走向大众文化,让自由的精神为更多人所接受,但面对中国现在主流文化的强大的统治力,这种自由的呐喊的力量在政治工具以及其他的主流势力的面前还是那么的单薄,现在的崔健可能也有点心灰意冷,所以才一再地强调自己是艺术家而不是社会学家,现在重视的是尝试新的音乐风格,尝试在Freestyle式的说唱音乐中发泄自己的能量。而在对自由的追求方面,可能崔健还得继续的在自己的长征路上继续扮演着假行僧的角色。

TOP

[转帖]新长征路上的假行僧

作者:vacant19851215 提交日期:2005-6-17 于天涯社区音乐天地

  崔健,中国摇滚的最后一杆老枪,至今仍屹立不倒。不久前他推出的新专辑《给你一点颜色》,仍是那个反抗现实追求自由的行走者的形象。对于摇滚的精神,我认为最核心的在于“自由”。而崔健之所以能够在“新长征路上”摇至今而不滚,最大的原因在于他一直追求的那种“自由风格”,这正是摇滚的魅力不衰的内核所在。   《假行僧》是崔健早期的作品,我们从这首歌里面可以看出崔健早期就开始了对自由的追求,在爱情和自由间,他的选择是自由。正合了裴多菲那首著名的小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在《新长征路上的摇滚》这张专辑中,崔健的反叛者、行走者的形象开始建立并深入人心。《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中的“埋者头,向前走,寻找我自己。走过来,走过去,没有根据地”,表明他在政治立场、在人生立场上的的反叛。对于长征的新的反思使他发现,这代人跟前一代人在对传统的观念上已经产生分化,必须开辟一条新路,寻找一个自由的精神家园,于是他开始了反叛的出走。《不是我不明白》中的感叹崔健则是在行走路上的一种彷徨的表现,“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其实崔健并非在感叹自己跟不上时代的脚步,而是在感叹自己在路上的孤独,他是在开辟一条新的路,前无古人,前路漫漫,难免会产生苦闷、彷徨的感叹。在对于社会、对于自我与社会关系的剖释后,崔健坚定了自己的立场,就是在反叛的路上一直走下去,“出走”成了崔健摇滚中的一个主要的意象。八十年代的中国正是理想主义盛行的时代,由于主流意识形态对理想主义的阐释或误读,使得文化反叛的情绪开始产生并蔓延开来,而崔健的反抗正是一种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拒绝妥协和对于自己的价值体系的追求。而《假行僧》正是他在行走路上对于爱情的一次抉择,他的选择也表明了他的“自由风格”。   “我要从南走到北,我还要从白走到黑。我要人们都看到我,但不知道我是谁。”从一开始崔健的立场就非常坚定,自由的选择、反抗的出走正是普通传统的人们心目中的“黑”,但他还是坚定地“要从白走到黑”,这正表明了一个不羁的灵魂的选择,无视传统的束缚,在反叛的路上继续走,那怕会错过沿途的风景。而在传统中,每个人都会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但崔健在这里却说人们“不知道我是谁”,这正是他对传统角色的一种反抗,要突破原来游戏规则的束缚,打破那个体系,这是追求自由的前提。   “假如你看我有点累,就请你给我倒碗水。假如你已经爱上我,就请你吻我的嘴。”爱情不可避免地到来了。对于爱情,崔健表现得如此的干脆,不同与传统的缠绵,而是孤独浪子的疲惫。爱情对他来说可能只是一个驿站,在累的时候能喝到一碗水;而爱情也可能是最直接的感情的宣泄,不需要虚伪的世俗规矩,爱就爱,爱就吻我吧,无须顾虑世俗的看法,爱上我这样的反叛者,你的选择也只有跟着反叛。   “我有这双脚,我有这双腿,我有这千山和万水。我要这所有的所有,但不要恨和悔。”这条路是我选择的,我会自己走下去。而“千山和万水”则是现实存在的,是在崔健心中存在着的一个意象,这个”千山与万水“的概念则是他向往的一个境界,一个自由的而有能体现自己价值的存在,一种存在于自己信念中同时也可能存在于实际中的生活。而我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不会再后悔了,一个执着于自己的信念的人是从不后悔的,因为他已经在路上,在朝着自己的追求的路上行走,所有的快乐痛苦期待疲惫都存在,所有的感受我都要承受住,我是无悔的。   “要爱上我你就别怕后悔,总有一天我要远走高飞。我不想留在一个地方,也不愿有人跟随。”这里崔健喊出了一个行走者的“爱情宣言”:无论是“留在一个地方”还是“有人跟随”都会使自己失去了自由,所以为了自由只能放弃爱情。行走者的心永远都是向着远方的,为了追求自己的价值体系,“远走高飞”远离现有的价值体系是必然的选择,在那个固有的体系里,为了追求自由的生活,只能是选择“远走高飞”,逃离现实的那个价值体系,抛弃一切可能存在的无法割舍。周国平说:“任何有意义的反抗总是有所坚持的,是对某种价值的肯定、捍卫和追求。在崔健那里,这种价值就是真实的人生。”对于崔健来说,“真实的人生”代表的可能就是自由的人生。   “我只想看你长得美,但不想知道你在受罪。我想要得到天上的水,但不是你的泪。我不愿相信真的有魔鬼,也不愿与任何人作对。你别想知道我到底是谁,也别想看到我的虚伪。”在这首歌的最后,崔健正是唱出了自己的追求,“要得到天上的水”,这是作者所追求的一个意象,虽然远在天上,看来还是那么虚无缥缈的,但作者宁可选择那遥远的自由,向往的价值体系,也不要在现实体系的同化下(“美”“泪”正是现实体系的一个诱惑和挽留)丧失了反叛的精神。而这种反叛不是与任何人作对,而是源于自己的追求与现实体制的束缚所产生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作者不愿意在现实体制中扮演什么角色,所以不想让人知道自己是谁,现实的体系下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角色的伪装下虚伪地生活着,而作者不愿意扮演任何角色,也就拒绝了虚伪,也没人能看到了他的虚伪了。   对于“假行僧”这个词,周国平的解释是:“因为行僧也是一种角色,我不是任何角色,包括行僧。”对于崔健这样的灵魂的歌者,他不需要世俗给的任何名分,同时也会拒绝在角色的伪装下的生活,他向往的是灵魂的自由。在追求艺术自由的路上,他走在所有中国人的前面,如一个风尘仆仆的行僧在开辟着属于自己的路。这条路既是源于传统又超越传统,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正如《假行僧》的编曲,把中国传统的古筝融入到西方的摇滚文化之中,出现了一种新的艺术效果,一条新的路。有人把崔健和Bob Dylan相提并论,的确,他们都是一个时代文化的先驱者和开拓者,不同的可能在于Bob Dylan最后能得到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而崔健至今还是在主流之外徘徊。崔健一直在强调摇滚音乐是一种大众文化,这正表明他想让中国摇滚从一种精英文化走向大众文化,让自由的精神为更多人所接受,但面对中国现在主流文化的强大的统治力,这种自由的呐喊的力量在政治工具以及其他的主流势力的面前还是那么的单薄,现在的崔健可能也有点心灰意冷,所以才一再地强调自己是艺术家而不是社会学家,现在重视的是尝试新的音乐风格,尝试在Freestyle式的说唱音乐中发泄自己的能量。而在对自由的追求方面,可能崔健还得继续的在自己的长征路上继续扮演着假行僧的角色。

TOP

老崔又成致敬对象有人要问“谁是崔健” www.thebeijingnews.com ·2005年6月24日· 新京报

总是成为被致敬的对象,崔健不认老也不行了。

本报讯(记者贾维)

刚刚发行了崔健新专辑的京文唱片公司近日又推出了一张致敬专辑,被致敬的人物恰恰就是崔健。这张唱片收录了11支摇滚乐队分别演绎的崔健名作《一无所有》、《不是我不明白》等。

这张唱片是国内唱片界第一次向国内原创音乐人致敬的音乐专辑,也是第一次由国内顶级新生代乐队演绎的崔健作品。所有曲目全部为崔健最具代表性的歌曲,如: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一无所有等。共11首歌曲,11支乐队则包括了反光镜乐队、泡泡糖乐队、CMCB乐队、银色灰尘、挂在盒子上等新晋乐队。京文唱片公司的执行制作、嚎叫唱片的负责人吕玻表示:他只对乐队进行了主题的简单指导,精选出了11首崔健老歌。为了这张致敬专辑,他却站到台前,亲自设计绘制唱片封面。

TOP

老崔又成致敬对象有人要问“谁是崔健” www.thebeijingnews.com ·2005年6月24日· 新京报

总是成为被致敬的对象,崔健不认老也不行了。

本报讯(记者贾维)

刚刚发行了崔健新专辑的京文唱片公司近日又推出了一张致敬专辑,被致敬的人物恰恰就是崔健。这张唱片收录了11支摇滚乐队分别演绎的崔健名作《一无所有》、《不是我不明白》等。

这张唱片是国内唱片界第一次向国内原创音乐人致敬的音乐专辑,也是第一次由国内顶级新生代乐队演绎的崔健作品。所有曲目全部为崔健最具代表性的歌曲,如: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一无所有等。共11首歌曲,11支乐队则包括了反光镜乐队、泡泡糖乐队、CMCB乐队、银色灰尘、挂在盒子上等新晋乐队。京文唱片公司的执行制作、嚎叫唱片的负责人吕玻表示:他只对乐队进行了主题的简单指导,精选出了11首崔健老歌。为了这张致敬专辑,他却站到台前,亲自设计绘制唱片封面。

TOP

台湾媒体对崔健新专辑的评介

崔健 爆發中國RAP的力度 王祖壽 07/08 民生報 上周,台灣民歌30嘉年華會綻放了懷舊的煙火,同樣的2005,一樣資深的中國民歌手崔健在彼岸推出了全新專輯。

在禁忌的年代,崔健的「一無所有」多少灑下了革命的種子,但也隨著兩岸的開放與傳輸,崔健很快就淹沒在流行音樂資本化的浪潮下。正因過往的印象,對比崔健今次的專輯,更令人訝異他的轉變。

崔健的新專輯整體印象改觀在大量使用饒舌,從第2首「藍色骨頭」,分佈在第4、7、9首的「小城故事V21」上中下,第6首「網路處男」,第8首「農村包圍城市」,與最後第11首「超越那一天」。

如果用台港真假ABC披著的洋腔洋調RAP來設定崔健,那你就錯了,崔健的饒舌樂,是一種緣自中國語法的RAP,乍聽很不習慣,那是因為我們幾已聽慣西洋RAP,甚至剛聽崔健運腔夾著一股怪異的鄉音,直覺一種莫名的老土。

崔健的RAP,發自丹田,講究的是唇齒間咬字力道,鄉音變成一種行腔,細聽他的饒舌樂,不同的曲目能經營出不同的速度與風味,「藍色骨頭」與「小城故事V21」疾徐有致的節奏與情緒張力,「農村包圍城市」電子音場下吐字如疾風暴雨,「網路處男」重拍搖滾佐以類似四川口音的RAP,「超越那一天」善用中文的語助詞形成RAP節奏,五花八門。

這些林林總總的RAP,處理的都是生活周遭的題材,值得注意的是,崔健視野裡的生活,是中國典型的農村生活,他用大量的詞,寫出現代農村的生活、思想與困境,而且題材超脫一般流行音樂之上,譬如「超越那一天」取材親子血緣關係,「小城故事V21」用鄧麗君的歌做開頭,寫的是農村青年從憧憬愛情到洞察人性的三部曲,中間如同殯葬樂隊,彷如史詩。

崔健今次用唱的歌不多,第5首「紅先生」受早期羅大佑影響,旋律流暢,聲腔張狂,而整張專輯的破題之作第1首「城市船夫」最特別,崔健融合戲曲、環境音場、鑼鼓奏鳴,輔以蒼涼粗獷的聲腔,水上人家的質樸生活躍然而出,一如最後一首寫親子非血源的「超越那一天」最後,崔健採集了2002麗江雪山搖滾音樂節裡一位老媽媽的現場演唱,對比台灣每年一些音樂祭,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TOP

台湾媒体对崔健新专辑的评介

崔健 爆發中國RAP的力度 王祖壽 07/08 民生報 上周,台灣民歌30嘉年華會綻放了懷舊的煙火,同樣的2005,一樣資深的中國民歌手崔健在彼岸推出了全新專輯。

在禁忌的年代,崔健的「一無所有」多少灑下了革命的種子,但也隨著兩岸的開放與傳輸,崔健很快就淹沒在流行音樂資本化的浪潮下。正因過往的印象,對比崔健今次的專輯,更令人訝異他的轉變。

崔健的新專輯整體印象改觀在大量使用饒舌,從第2首「藍色骨頭」,分佈在第4、7、9首的「小城故事V21」上中下,第6首「網路處男」,第8首「農村包圍城市」,與最後第11首「超越那一天」。

如果用台港真假ABC披著的洋腔洋調RAP來設定崔健,那你就錯了,崔健的饒舌樂,是一種緣自中國語法的RAP,乍聽很不習慣,那是因為我們幾已聽慣西洋RAP,甚至剛聽崔健運腔夾著一股怪異的鄉音,直覺一種莫名的老土。

崔健的RAP,發自丹田,講究的是唇齒間咬字力道,鄉音變成一種行腔,細聽他的饒舌樂,不同的曲目能經營出不同的速度與風味,「藍色骨頭」與「小城故事V21」疾徐有致的節奏與情緒張力,「農村包圍城市」電子音場下吐字如疾風暴雨,「網路處男」重拍搖滾佐以類似四川口音的RAP,「超越那一天」善用中文的語助詞形成RAP節奏,五花八門。

這些林林總總的RAP,處理的都是生活周遭的題材,值得注意的是,崔健視野裡的生活,是中國典型的農村生活,他用大量的詞,寫出現代農村的生活、思想與困境,而且題材超脫一般流行音樂之上,譬如「超越那一天」取材親子血緣關係,「小城故事V21」用鄧麗君的歌做開頭,寫的是農村青年從憧憬愛情到洞察人性的三部曲,中間如同殯葬樂隊,彷如史詩。

崔健今次用唱的歌不多,第5首「紅先生」受早期羅大佑影響,旋律流暢,聲腔張狂,而整張專輯的破題之作第1首「城市船夫」最特別,崔健融合戲曲、環境音場、鑼鼓奏鳴,輔以蒼涼粗獷的聲腔,水上人家的質樸生活躍然而出,一如最後一首寫親子非血源的「超越那一天」最後,崔健採集了2002麗江雪山搖滾音樂節裡一位老媽媽的現場演唱,對比台灣每年一些音樂祭,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TOP

假行僧是我最爱的崔歌。
是个未知力量的牵引 使你我迷失或者是找到自己

TOP

假行僧是我最爱的崔歌。
是个未知力量的牵引 使你我迷失或者是找到自己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