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健 爆發中國RAP的力度
王祖壽 07/08 民生報
上周,台灣民歌30嘉年華會綻放了懷舊的煙火,同樣的2005,一樣資深的中國民歌手崔健在彼岸推出了全新專輯。
在禁忌的年代,崔健的「一無所有」多少灑下了革命的種子,但也隨著兩岸的開放與傳輸,崔健很快就淹沒在流行音樂資本化的浪潮下。正因過往的印象,對比崔健今次的專輯,更令人訝異他的轉變。
崔健的新專輯整體印象改觀在大量使用饒舌,從第2首「藍色骨頭」,分佈在第4、7、9首的「小城故事V21」上中下,第6首「網路處男」,第8首「農村包圍城市」,與最後第11首「超越那一天」。
如果用台港真假ABC披著的洋腔洋調RAP來設定崔健,那你就錯了,崔健的饒舌樂,是一種緣自中國語法的RAP,乍聽很不習慣,那是因為我們幾已聽慣西洋RAP,甚至剛聽崔健運腔夾著一股怪異的鄉音,直覺一種莫名的老土。
崔健的RAP,發自丹田,講究的是唇齒間咬字力道,鄉音變成一種行腔,細聽他的饒舌樂,不同的曲目能經營出不同的速度與風味,「藍色骨頭」與「小城故事V21」疾徐有致的節奏與情緒張力,「農村包圍城市」電子音場下吐字如疾風暴雨,「網路處男」重拍搖滾佐以類似四川口音的RAP,「超越那一天」善用中文的語助詞形成RAP節奏,五花八門。
這些林林總總的RAP,處理的都是生活周遭的題材,值得注意的是,崔健視野裡的生活,是中國典型的農村生活,他用大量的詞,寫出現代農村的生活、思想與困境,而且題材超脫一般流行音樂之上,譬如「超越那一天」取材親子血緣關係,「小城故事V21」用鄧麗君的歌做開頭,寫的是農村青年從憧憬愛情到洞察人性的三部曲,中間如同殯葬樂隊,彷如史詩。
崔健今次用唱的歌不多,第5首「紅先生」受早期羅大佑影響,旋律流暢,聲腔張狂,而整張專輯的破題之作第1首「城市船夫」最特別,崔健融合戲曲、環境音場、鑼鼓奏鳴,輔以蒼涼粗獷的聲腔,水上人家的質樸生活躍然而出,一如最後一首寫親子非血源的「超越那一天」最後,崔健採集了2002麗江雪山搖滾音樂節裡一位老媽媽的現場演唱,對比台灣每年一些音樂祭,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