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惠姍、張毅 紀念張弘毅
【聯合報/記者蘇詠智、林欣若/台北報導】
2007.05.15
張弘毅生前曾幫多部電影配樂,昨天的紀念音樂會記者會上,以往跟他合作的導演張毅、林正盛都到場站台,張毅的另一半楊惠姍,雖因父親病況心情忐忑,也還不忘為老友盡一分心,只是臉上雖帶著沉靜的笑,焦慮與掛念的表情仍不時浮現。
張毅與楊惠姍此行返台除為張弘毅紀念音樂會壯聲勢外,最大的目的是照料楊惠姍的父親,兩人都不諱言老先生的情況並不太好,已經有「可能是承歡膝下最後一段時間」的心理準備,此次在台約停留兩周,大部分會在醫院照料老人家。為了父親的病,楊惠姍這陣子上海、台北兩邊跑,好在琉璃工房在上海的業務漸趨穩定,她也可以專心照顧父親。
本屆金曲獎特殊貢獻獎將頒給已故音樂人張弘毅,他的紀念音樂會將在7月21日晚間於台北市國父紀念館舉行,久未露面的曾慶瑜、許景淳、坣娜昨天在記者會難得同台,在羅大佑的伴奏下,唱出張弘毅的經典創作,羅大佑說:「這是個big party,主人不在,我們好好玩吧!」
許景淳的「玫瑰人生」、曾慶瑜的「隨風而逝」、坣娜的「還君明珠」都出自張弘毅之手,也造就她們歌唱事業的巔峰,坣娜曾經遺憾自己沒唱到「隨風而逝」,但聽到曾慶瑜詮釋的版本,坣娜立刻明白張弘毅用意,「老師寫給我們的歌絕對是量身訂做,『隨風而逝』給我唱就不對了,同樣的『還君明珠』給別人唱也不對。」許景淳唱「玫瑰人生」時,只有曲、沒有詞,張弘毅讓她感受音符的流動、自然發揮,奠定她日後的自我風格。
羅大佑從香港特地趕回來,他直率表示:「我根本不認識張弘毅!」兩人只有兩面之緣,一次在頒獎典禮、一次在香港機場,「但在音樂上,我相信我們是認識的。」因為惺惺相惜,羅大佑特地出席擔任伴奏,還不斷幫演唱會催票。張弘毅紀念音樂會門票即日起販售,可洽年代售票系統。
也有好一陣子沒拍片的林正盛,坦言之前籌備去亞馬遜流域拍攝影片的計畫暫時停擺,現階段除了思索該以文字或影像抒發創作欲的問題之外,也接受東華大學邀請,從8月底擔任該校駐校藝術家,教導學生「紀錄片拍攝」與「文學改編」兩門課。
張弘毅辭世1年 曾慶瑜堂娜許景淳獻唱
【中央社/台北十四日電】
2007.05.14
紀念知名作曲家張弘毅過世一周年,台灣影視藝文界人士發起舉辦「張弘毅音樂人生─玫瑰人生隨風而逝」音樂會。音樂會記者會今天在台北六福客棧舉行,歌手曾慶瑜、堂娜和許景淳在羅大佑的伴奏下獻唱張弘毅的作品,勾起了大家對張弘毅的無限懷念。
除了前述歌手,電影界、藝文界人士多人今天擠滿了記者會現場。羅大佑坦言,其實他不認識張弘毅,兩人只打過兩次照面,但他對張弘毅佩服不已,因此得知有這麼一場音樂會,再如何忙也要共襄盛舉。羅大佑還說,今天的聚會「主人不在」,但在場人士在音樂影視的資歷加起來不得了,可說是台灣流行文化史上的最大的派對。
許景淳、堂娜和曾慶瑜分別唱了張弘毅的作品「玫瑰人生」、「還君明珠」和「隨風而逝」。許景淳說,因為張弘毅的啟發,奠定了她演唱的方式和風格,而「玫瑰人生」是她唱過次數最多的歌,這首歌就像是生命密碼,有說不盡的故事,每次她都是用盡全力唱。
堂娜一方面認為張弘毅長得像「流氓」,但又推崇他作品的特質盡是美,可以讓演唱者和歌迷又哭又笑。堂娜今天演唱出道不久的作品「還珠明珠」。不過,堂娜透露最想唱的是「隨風而逝」。她說,演出「隨風而逝」時很遺憾自己不能唱這首主題曲。
一旁的曾慶瑜說,張弘毅的作品向來都是量身打造的,如果由堂娜詮釋「隨風而逝」肯定張弘毅寫得就不是一樣。曾慶瑜還說,如果換成她唱「玫瑰人生」,肯定也唱不好。
張弘毅的夫人張李瑞華今天也來到現場,特別感謝金曲獎今年頒發特別貢獻獎給張弘毅。七月二十一日在台北國父紀念館登場的張弘毅音樂會中,曾經演唱過張弘毅作品的歌手都要獻唱,其中包括張弘毅最後四年在上海培訓的新民樂團;此外,張弘毅早年擔任喇叭手的「憲光樂團」也將為這位老友做最後巡禮。
音樂會發起人琉璃工房張毅表示,張弘毅實在是個太特別的人,他們一定要為張弘毅留下完整的紀錄,希望音樂會能募集到足夠的預算,讓他們為張弘毅拍攝一部張弘毅一生的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