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佑歌曲《现象七十二变》入选大学语文教材 2005年04月04日 新华网
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大学语文》收入了罗大佑歌曲《现象七十二变》。
《现象七十二变》列在新版《大学语文》的诗歌篇。在《导语》中,编者认为:“今天的流行歌曲,或许就是明天的诗。以此审视,流行歌曲自有超越通俗文化的意义与价值。罗大佑歌曲的价值,在于他唱出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海峡两岸中国青年面临社会转型时所特有的迷惘、困惑、痛苦和思考”。
此教材的主编、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南开大学教授陈洪认为,流行歌曲通常被定位在大众文化,不能进入严肃艺术的范畴,离文学似乎更远,其实这是短视的偏见。从诗歌历史看,很长一段时间内,诗就是歌,歌就是诗。中国早期的“诗三百”都是有曲调、可以吟唱的。诗不能吟唱,是最近一百年的事。从这个角度看,现代的流行歌曲,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乐府诗。(记者胡梅娟)
附:《现象七十二变》歌词
黄花岗有七十二个烈士 孔老夫子有七十二个弟子 孙悟空的魔法七十二变 我们又等到民国七十二年 岁岁年年风水都在改变 有多少沧海一夜变成桑田 在这个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里面 成功与失败多少都有一点
清清楚楚写在你的脸上 你是个道道地地的聪明人 慌慌张张迈开你的脚步 你是个匆匆忙忙的现代人 有人默默耕耘默默从事 有人在过着他的太平日子 有人在大白天里彼此明争暗斗 有人在黑夜之中枪杀歌手
随着都市现代化的程度 每个人多少追求一点幸福 是个什么样的心理因素 每年要吃掉一条高速公路 在西门町的天桥上面闲逛 有多少文明人在人行道上 就像我看到文明车辆横冲直撞 我不懂大家心中作何感想
一年过了又是新的一年 每一年现代都在传统边缘 在每个新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我们都每天进步一点点
眼看着高楼盖得越来越高 我们的人情味却越来越薄 朋友之间越来越有礼貌 只因为大家见面越来越少 苹果价钱卖得没以前高 或许现在味道变得不好 就像彩色的电视变得更加花俏 能辨别黑白的人越来越少
一年过了又是新的一年 每一年都曾经是新的一年 在每个新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我们都每天进步一点点
现实生活不能等待奇迹 这是个非常简单的道理 如果只要生存非常容易 只要你对人保持一点距离 但是生活不能像在演戏 你戴着面具如何面对自己 或许你将会真的发现一些奇迹 只要你抛开一些面子问题
或许你将会发现人生还算美丽 只要你抛开一些面子问题
中央社 2005 / 04 / 03 (星期日)
羅大佑歌曲被中國教育當局編列入教材
(中央社台北三日電)繼著名武俠小說家金庸後,台灣作曲家及歌星羅大佑的歌曲「現象七十二變」,也被中國教育當局編列入大學語文教材。
新華社今天報導,高等教育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大學語文」收入了羅大佑歌曲「現象七十二變」,列在詩歌篇裡。
在導語中,編者表示:「今天的流行歌曲,或許就是明天的詩。以此審視,流行歌曲自有超越通俗文化的意義與價值。羅大佑歌曲的價值,在於他唱出了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海峽兩岸中國青年面臨社會轉型時所特有的迷惘、困惑、痛苦和思考。」
報導表示,此教材的主編、教育部中文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南開大學教授陳洪表示,流行歌曲通常被定位在大眾文化,不能進入嚴肅藝術的範疇,離文學似乎更遠,其實這是短視的偏見。
他說,從詩歌歷史看,很長一段時間內,詩就是歌,歌就是詩。中國早期的「詩三百」都是有曲調、可以吟唱的。詩不能吟唱,是最近一百年的事。從這個角度看,現代的流行歌曲,就是傳統意義上的樂府詩。
中國教育當局早先也決定把金庸名著「天龍八部」的一段內容列入學校教材中,在大陸引起一些討論。
罗大佑歌曲《现象七十二变》入选大学语文教材 2005年04月04日 新华网
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大学语文》收入了罗大佑歌曲《现象七十二变》。
《现象七十二变》列在新版《大学语文》的诗歌篇。在《导语》中,编者认为:“今天的流行歌曲,或许就是明天的诗。以此审视,流行歌曲自有超越通俗文化的意义与价值。罗大佑歌曲的价值,在于他唱出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海峡两岸中国青年面临社会转型时所特有的迷惘、困惑、痛苦和思考”。
此教材的主编、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南开大学教授陈洪认为,流行歌曲通常被定位在大众文化,不能进入严肃艺术的范畴,离文学似乎更远,其实这是短视的偏见。从诗歌历史看,很长一段时间内,诗就是歌,歌就是诗。中国早期的“诗三百”都是有曲调、可以吟唱的。诗不能吟唱,是最近一百年的事。从这个角度看,现代的流行歌曲,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乐府诗。(记者胡梅娟)
附:《现象七十二变》歌词
黄花岗有七十二个烈士 孔老夫子有七十二个弟子 孙悟空的魔法七十二变 我们又等到民国七十二年 岁岁年年风水都在改变 有多少沧海一夜变成桑田 在这个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里面 成功与失败多少都有一点
清清楚楚写在你的脸上 你是个道道地地的聪明人 慌慌张张迈开你的脚步 你是个匆匆忙忙的现代人 有人默默耕耘默默从事 有人在过着他的太平日子 有人在大白天里彼此明争暗斗 有人在黑夜之中枪杀歌手
随着都市现代化的程度 每个人多少追求一点幸福 是个什么样的心理因素 每年要吃掉一条高速公路 在西门町的天桥上面闲逛 有多少文明人在人行道上 就像我看到文明车辆横冲直撞 我不懂大家心中作何感想
一年过了又是新的一年 每一年现代都在传统边缘 在每个新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我们都每天进步一点点
眼看着高楼盖得越来越高 我们的人情味却越来越薄 朋友之间越来越有礼貌 只因为大家见面越来越少 苹果价钱卖得没以前高 或许现在味道变得不好 就像彩色的电视变得更加花俏 能辨别黑白的人越来越少
一年过了又是新的一年 每一年都曾经是新的一年 在每个新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我们都每天进步一点点
现实生活不能等待奇迹 这是个非常简单的道理 如果只要生存非常容易 只要你对人保持一点距离 但是生活不能像在演戏 你戴着面具如何面对自己 或许你将会真的发现一些奇迹 只要你抛开一些面子问题
或许你将会发现人生还算美丽 只要你抛开一些面子问题
中央社 2005 / 04 / 03 (星期日)
羅大佑歌曲被中國教育當局編列入教材
(中央社台北三日電)繼著名武俠小說家金庸後,台灣作曲家及歌星羅大佑的歌曲「現象七十二變」,也被中國教育當局編列入大學語文教材。
新華社今天報導,高等教育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大學語文」收入了羅大佑歌曲「現象七十二變」,列在詩歌篇裡。
在導語中,編者表示:「今天的流行歌曲,或許就是明天的詩。以此審視,流行歌曲自有超越通俗文化的意義與價值。羅大佑歌曲的價值,在於他唱出了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海峽兩岸中國青年面臨社會轉型時所特有的迷惘、困惑、痛苦和思考。」
報導表示,此教材的主編、教育部中文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南開大學教授陳洪表示,流行歌曲通常被定位在大眾文化,不能進入嚴肅藝術的範疇,離文學似乎更遠,其實這是短視的偏見。
他說,從詩歌歷史看,很長一段時間內,詩就是歌,歌就是詩。中國早期的「詩三百」都是有曲調、可以吟唱的。詩不能吟唱,是最近一百年的事。從這個角度看,現代的流行歌曲,就是傳統意義上的樂府詩。
中國教育當局早先也決定把金庸名著「天龍八部」的一段內容列入學校教材中,在大陸引起一些討論。
中央社 2005 / 04 / 03 (星期日)
歌曲入中國教材 友人:羅大佑的歌直指人心
(中央社記者黃慧敏台北三日電)台灣歌手羅大佑的歌曲「現象七十二變」,被中國教育當局編列入大學語文教材;羅大佑的友人聞訊表示,羅大佑的歌曲不祇好聽,更因為它直指人心,所以經得起時代考驗,「放諸兩岸而皆準」。
在中國教科書導語中,編者表示:「今天的流行歌曲,或許就是明天的詩。以此審視,流行歌曲自有超越通俗文化的意義與價值。羅大佑歌曲的價值,在於他唱出了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海峽兩岸中國青年面臨社會轉型時所特有的迷惘、困惑、痛苦和思考。」
羅大佑的友人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現象七十二變」創作的背景,是一九八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最快速的年代,而中國大陸現在面臨的狀況,一如當年的台灣:人們只顧追求物質文明,而忽略精神層面的滋養。
他表示,身為具有反思能力的創作者,羅大佑不斷對社會現象提出自己的觀點,「言人之所不敢言」,經常性地挑動兩岸政府當局的神經,使得他的歌曲不是被禁,就是被要求修改;「現象七十二變」當時就應新聞局的要求修改了幾個字。如今中國將羅大佑的歌納為教材,更證明羅大佑的歌曲不祇是流行音樂而已。
公共電視最近播出羅大佑的歌曲「阿輝仔飼著一隻狗」和「綠色恐怖分子」,遭台灣團結聯盟立法委員批評為詆毀國家元首;為此,公視公開道歉;羅大佑則是在昨天召開記者會表示,音樂的本質是他創作信念。他說,從過去國民黨執政直到現在,他「被追殺了三十年」。
羅大佑強調,他棄醫從歌,秉持的信念是「歌唱生命」和「對時代的真心」。
「現象七十二變」的歌詞寫道:眼看著高樓蓋得越來越高,我們的人情味卻越來越薄;朋友之間越來越有禮貌,只因為大家見面越來越少;彩色的電視變得更加花俏,能辨別黑白的人越來越少;道貌岸然掛在你的臉上,滿臉是裝腔作勢一表仁慈;倚老賣老告訴大家,你是可敬的忠貞不二愛國份子,嘴說的永遠都是一套……具體而微呈現現代人的迷惘。940403
中央社 2005 / 04 / 03 (星期日)
歌曲入中國教材 友人:羅大佑的歌直指人心
(中央社記者黃慧敏台北三日電)台灣歌手羅大佑的歌曲「現象七十二變」,被中國教育當局編列入大學語文教材;羅大佑的友人聞訊表示,羅大佑的歌曲不祇好聽,更因為它直指人心,所以經得起時代考驗,「放諸兩岸而皆準」。
在中國教科書導語中,編者表示:「今天的流行歌曲,或許就是明天的詩。以此審視,流行歌曲自有超越通俗文化的意義與價值。羅大佑歌曲的價值,在於他唱出了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海峽兩岸中國青年面臨社會轉型時所特有的迷惘、困惑、痛苦和思考。」
羅大佑的友人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現象七十二變」創作的背景,是一九八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最快速的年代,而中國大陸現在面臨的狀況,一如當年的台灣:人們只顧追求物質文明,而忽略精神層面的滋養。
他表示,身為具有反思能力的創作者,羅大佑不斷對社會現象提出自己的觀點,「言人之所不敢言」,經常性地挑動兩岸政府當局的神經,使得他的歌曲不是被禁,就是被要求修改;「現象七十二變」當時就應新聞局的要求修改了幾個字。如今中國將羅大佑的歌納為教材,更證明羅大佑的歌曲不祇是流行音樂而已。
公共電視最近播出羅大佑的歌曲「阿輝仔飼著一隻狗」和「綠色恐怖分子」,遭台灣團結聯盟立法委員批評為詆毀國家元首;為此,公視公開道歉;羅大佑則是在昨天召開記者會表示,音樂的本質是他創作信念。他說,從過去國民黨執政直到現在,他「被追殺了三十年」。
羅大佑強調,他棄醫從歌,秉持的信念是「歌唱生命」和「對時代的真心」。
「現象七十二變」的歌詞寫道:眼看著高樓蓋得越來越高,我們的人情味卻越來越薄;朋友之間越來越有禮貌,只因為大家見面越來越少;彩色的電視變得更加花俏,能辨別黑白的人越來越少;道貌岸然掛在你的臉上,滿臉是裝腔作勢一表仁慈;倚老賣老告訴大家,你是可敬的忠貞不二愛國份子,嘴說的永遠都是一套……具體而微呈現現代人的迷惘。940403
昨天就想帖这新闻了
我看到的非常早
只是进不来这里
我想就会有人帖的哦
另外
各网站转的歌词都乱的很
BS一下
昨天就想帖这新闻了
我看到的非常早
只是进不来这里
我想就会有人帖的哦
另外
各网站转的歌词都乱的很
BS一下
[attach]290[/attach]
TVBS新聞 2005 / 04 / 04 (星期一) 羅大佑昔日名曲 成大陸語文教材
【TVBS新聞 】在把金庸小說列入教材之後,大陸學生的國文教材又有新嘗試, 大陸最新的「大學語文」課本中,把台灣知名歌手羅大佑20多年前寫的「現象七十二變」歌詞,列為課文。
羅大佑這首「現象七十二變」,就算在台灣,恐怕都要30歲以上的人才有印象,不過現在,大陸學生可要在課堂上一字一句的當課文閱讀,不過,再聽一遍。
歌詞中寫的是民國兩字,在大陸,會不會有點敏感?北京學生:「這應該是為了合這押韻的問題,跟反華台獨沒有關係,(歌詞)慌慌張張張開你的腳步,你是個匆匆忙忙的現代人。」記者:「覺得怎麼樣?」北京學生:「挺好的,挺好的。」
果然不談政治,一切好說,編者的想法是,羅大佑這首歌寫出了1980年代,兩岸年輕人面對社會轉型,所共有的迷惘、困惑、痛苦跟思考,現在至少可以讓年輕學生,從歌詞中,領略一二。
TVBS新聞 2005 / 04 / 04 (星期一) 羅大佑昔日名曲 成大陸語文教材
【TVBS新聞 】在把金庸小說列入教材之後,大陸學生的國文教材又有新嘗試, 大陸最新的「大學語文」課本中,把台灣知名歌手羅大佑20多年前寫的「現象七十二變」歌詞,列為課文。
羅大佑這首「現象七十二變」,就算在台灣,恐怕都要30歲以上的人才有印象,不過現在,大陸學生可要在課堂上一字一句的當課文閱讀,不過,再聽一遍。
歌詞中寫的是民國兩字,在大陸,會不會有點敏感?北京學生:「這應該是為了合這押韻的問題,跟反華台獨沒有關係,(歌詞)慌慌張張張開你的腳步,你是個匆匆忙忙的現代人。」記者:「覺得怎麼樣?」北京學生:「挺好的,挺好的。」
果然不談政治,一切好說,編者的想法是,羅大佑這首歌寫出了1980年代,兩岸年輕人面對社會轉型,所共有的迷惘、困惑、痛苦跟思考,現在至少可以讓年輕學生,從歌詞中,領略一二。
罗大佑歌词入选《大学语文》教材 2005年4月5日 北京晨报
■歌词经典耐人寻味 ■反映时代青年思想
当周杰伦歌曲被收入上海中学生爱国主义曲目引发争议余波未了时,高等教育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的诗歌篇中,又收入了罗大佑歌曲《现象七十二变》,让歌曲再次成为娱乐关键词。
■音乐工厂———入选教科书振奋人心
记者先采访到罗大佑在内地音乐工厂的工作人员蒋小姐,她告诉记者:“这个好消息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我们已经给罗大佑发了传真,公司的人都很兴奋,因为大佑先生的歌一直都很有深意,我们也希望通过各种渠道让更多的人了解他的音乐。”
记者又找到罗大佑的助手黄小姐,她也已经得到了这个消息,关于罗大佑的反应,她说:“目前罗大佑正在香港帮助杜琪峰导演为他的新电影做电影音乐,因为这部片子要送去参赛,所以时间上有些压力,他在工作的时候不接电话。但根据我们对他的了解,他应该不会对此有特别的反应,他一向对外界赋予他的这些名利看得很淡。去年他被评为中国50位对大众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也没有特别高兴。”
谈到罗大佑音乐中的深意,黄小姐说:“罗大佑写歌一向都是有感而发,强调言之有物,哪怕是情歌也有很深的寓意,不是简单的风花雪月。”被选作高校教材,罗大佑与校园一直有着不解之缘,当年他也是台湾校园民谣最早的领军人物,谈到与校园的渊源,黄小姐告诉记者:“这是罗大佑的作品第一次被选作内地的语文教材,在台湾,他的《童年》和《明天会更好》很早就被选作了音乐教材。罗大佑很看重如何做人这件事,他曾经到台湾的高校中做过几次演讲,谈的都是如何做人的道理,并不是宣传他的歌。” 晨报记者 杨欣欣
■高教出版社———入选歌词版《大学语文》尚未面世
昨天,这本教材的策划编辑迟宝东表示,入选这首歌曲,不仅仅是因为它本身的独到之处,我们希望传达的,是对整个流行歌曲观点的转变。在很多年之后,现在的一些流行歌曲会成为将来的经典诗歌。
《现象七十二变》列在新版《大学语文》的诗歌篇。在该篇《导语》中,编者认为:“今天的流行歌曲,或许就是明天的诗。以此审视,流行歌曲自有超越通俗文化的意义与价值。罗大佑歌曲的价值,在于他唱出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海峡两岸中国青年面临社会转型时期所特有的迷惘、困惑、痛苦和思考。”
高教出版社出版的这本《大学语文》是本科教材。迟宝东说,《大学语文》是大多数学校大部分专业的必修课,而教材是高校自选的。目前,市面上有上百种《大学语文》的教材。现在,这本罗大佑歌曲入选其中的《大学语文》并没有正式上市,还没有高校正式选用该教材。迟宝东说,一般大学选教材会在4月底5月初,他认为这本书会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晨报记者 代小琳
罗大佑歌词入选《大学语文》教材 2005年4月5日 北京晨报
■歌词经典耐人寻味 ■反映时代青年思想
当周杰伦歌曲被收入上海中学生爱国主义曲目引发争议余波未了时,高等教育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的诗歌篇中,又收入了罗大佑歌曲《现象七十二变》,让歌曲再次成为娱乐关键词。
■音乐工厂———入选教科书振奋人心
记者先采访到罗大佑在内地音乐工厂的工作人员蒋小姐,她告诉记者:“这个好消息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我们已经给罗大佑发了传真,公司的人都很兴奋,因为大佑先生的歌一直都很有深意,我们也希望通过各种渠道让更多的人了解他的音乐。”
记者又找到罗大佑的助手黄小姐,她也已经得到了这个消息,关于罗大佑的反应,她说:“目前罗大佑正在香港帮助杜琪峰导演为他的新电影做电影音乐,因为这部片子要送去参赛,所以时间上有些压力,他在工作的时候不接电话。但根据我们对他的了解,他应该不会对此有特别的反应,他一向对外界赋予他的这些名利看得很淡。去年他被评为中国50位对大众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也没有特别高兴。”
谈到罗大佑音乐中的深意,黄小姐说:“罗大佑写歌一向都是有感而发,强调言之有物,哪怕是情歌也有很深的寓意,不是简单的风花雪月。”被选作高校教材,罗大佑与校园一直有着不解之缘,当年他也是台湾校园民谣最早的领军人物,谈到与校园的渊源,黄小姐告诉记者:“这是罗大佑的作品第一次被选作内地的语文教材,在台湾,他的《童年》和《明天会更好》很早就被选作了音乐教材。罗大佑很看重如何做人这件事,他曾经到台湾的高校中做过几次演讲,谈的都是如何做人的道理,并不是宣传他的歌。” 晨报记者 杨欣欣
■高教出版社———入选歌词版《大学语文》尚未面世
昨天,这本教材的策划编辑迟宝东表示,入选这首歌曲,不仅仅是因为它本身的独到之处,我们希望传达的,是对整个流行歌曲观点的转变。在很多年之后,现在的一些流行歌曲会成为将来的经典诗歌。
《现象七十二变》列在新版《大学语文》的诗歌篇。在该篇《导语》中,编者认为:“今天的流行歌曲,或许就是明天的诗。以此审视,流行歌曲自有超越通俗文化的意义与价值。罗大佑歌曲的价值,在于他唱出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海峡两岸中国青年面临社会转型时期所特有的迷惘、困惑、痛苦和思考。”
高教出版社出版的这本《大学语文》是本科教材。迟宝东说,《大学语文》是大多数学校大部分专业的必修课,而教材是高校自选的。目前,市面上有上百种《大学语文》的教材。现在,这本罗大佑歌曲入选其中的《大学语文》并没有正式上市,还没有高校正式选用该教材。迟宝东说,一般大学选教材会在4月底5月初,他认为这本书会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晨报记者 代小琳
我昨天上QQ,一看弹出的QQ新闻头条就是这个,激动了一天啊。
前天我整理我的音乐,发现下了不少大佑的歌都没有改名,就挨个来听,然后改名,就找到了我下的现象七十二变.但听着听着就觉得不对劲啊,好象歌词对不上。后来找了罗网的资料库发现我下的是现象Ⅰ.然后又去网上找了几个"现象七十二变"下载,下来的都是现象Ⅰ.我还想昨天来论坛问大家呢,结果早上就看到了这首歌入选大学课本的消息,哈哈。可惜我大学课程没有语文啊,赶快去看看哪能买到书,得收藏一下~
我昨天上QQ,一看弹出的QQ新闻头条就是这个,激动了一天啊。
前天我整理我的音乐,发现下了不少大佑的歌都没有改名,就挨个来听,然后改名,就找到了我下的现象七十二变.但听着听着就觉得不对劲啊,好象歌词对不上。后来找了罗网的资料库发现我下的是现象Ⅰ.然后又去网上找了几个"现象七十二变"下载,下来的都是现象Ⅰ.我还想昨天来论坛问大家呢,结果早上就看到了这首歌入选大学课本的消息,哈哈。可惜我大学课程没有语文啊,赶快去看看哪能买到书,得收藏一下~
2005-04-05 华商报
本报讯(实习记者 张延龙 记者 王国强)继周杰伦的歌曲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后,流行歌手罗大佑歌曲《现象七十二变》近日更跻身大学,其歌词选入高等教育出版社新近出版《大学语文》的诗歌篇。昨日,西北大学著名学者刘卫平对此提出异议,他认为,编教材不应以时下某种公众情绪为标准,级别越高的教材越要注意选文的经典性。而普通学生则认为,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学者 入选大学课本要有高标准
昨日下午,西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刘卫平教授对记者说:“教材的主编应当保持文化主义、历史主义等方面的考虑,而不应当以时下的某种公众情绪为标准。面对时下公众的心理需求,我们主编教材的人应该起到‘限压阀’的作用。”据介绍,刘卫平教授刚刚主编完一本西北大学《大学语文》教材。
刘教授说:“由于教材的受众面比较大,特别是大学教材,级别越高的教材越要注意选文的经典性,一定要以高标准来选择。‘不录生人之作’曾作为很多选家的标准,原因就是作品没有经过时间的检验。当然现在也不必过分强调这一点,但选家还是应当谨慎,教材不允许个人化倾向。”刘教授认为入选教材的标准应当“内容庄正,篇幅适中,文笔优美,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尽管罗大佑的歌词有一定的文学价值,表现了我们面对几千年的历史,面对现在飞速变化的光怪陆离的世界的心理困惑和迷茫。但是从大学教材的标准,从时间的检验这一点上来看,罗大佑歌词的入选“还是显得草率”。
大学生 适应时代 教材更灵活了
一些大学生对罗大佑歌曲进入大学课本的事情并不感到吃惊。昨日下午,西安某高校的杨同学说:“罗大佑的歌词里有很多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还蛮有文学价值的。以前的宋词不也是歌词么?这是正常现象,说明现在的大学教材更灵活了。”浙江大学中文系的李同学在电话里跟记者说:“这跟金庸入选中学课本一样,适应时代变化嘛。”
2005-04-05 华商报
本报讯(实习记者 张延龙 记者 王国强)继周杰伦的歌曲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后,流行歌手罗大佑歌曲《现象七十二变》近日更跻身大学,其歌词选入高等教育出版社新近出版《大学语文》的诗歌篇。昨日,西北大学著名学者刘卫平对此提出异议,他认为,编教材不应以时下某种公众情绪为标准,级别越高的教材越要注意选文的经典性。而普通学生则认为,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学者 入选大学课本要有高标准
昨日下午,西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刘卫平教授对记者说:“教材的主编应当保持文化主义、历史主义等方面的考虑,而不应当以时下的某种公众情绪为标准。面对时下公众的心理需求,我们主编教材的人应该起到‘限压阀’的作用。”据介绍,刘卫平教授刚刚主编完一本西北大学《大学语文》教材。
刘教授说:“由于教材的受众面比较大,特别是大学教材,级别越高的教材越要注意选文的经典性,一定要以高标准来选择。‘不录生人之作’曾作为很多选家的标准,原因就是作品没有经过时间的检验。当然现在也不必过分强调这一点,但选家还是应当谨慎,教材不允许个人化倾向。”刘教授认为入选教材的标准应当“内容庄正,篇幅适中,文笔优美,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尽管罗大佑的歌词有一定的文学价值,表现了我们面对几千年的历史,面对现在飞速变化的光怪陆离的世界的心理困惑和迷茫。但是从大学教材的标准,从时间的检验这一点上来看,罗大佑歌词的入选“还是显得草率”。
大学生 适应时代 教材更灵活了
一些大学生对罗大佑歌曲进入大学课本的事情并不感到吃惊。昨日下午,西安某高校的杨同学说:“罗大佑的歌词里有很多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还蛮有文学价值的。以前的宋词不也是歌词么?这是正常现象,说明现在的大学教材更灵活了。”浙江大学中文系的李同学在电话里跟记者说:“这跟金庸入选中学课本一样,适应时代变化嘛。”
东方早报记者 陈佳 2005-4-6
继周杰伦歌曲被收入上海中学生爱国主义歌曲推荐目录、金庸作品入选高中教辅读物之后,近日,著名音乐人罗大佑创作的歌词列入新版《大学语文》“诗歌篇”一事,促使有关流行文化与青少年教育的关系的讨论再度升温。 据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有关负责人称,即将出版的《大学语文》本科教材,将把罗大佑创作的《现象七十二变》收入“诗歌篇”中。编者在该书“导语”中写道:“今天的流行歌曲,或许就是明天的诗。以此审视,流行歌曲自有超越通俗文化的意义与价值。罗大佑歌曲的价值,在于他唱出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海峡两岸中国青年面临社会转型时所特有的迷惘、困惑、痛苦和思考。” 该教材主编、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南开大学教授陈洪接受媒体采访时则称,入选的原因是歌词的遣词用句很值得学生借鉴。 作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台湾流行文化的代表人物,罗大佑的作品此次“登堂入室”是否意味着教育界对流行文化、商业文化的接纳?上海学者严锋曾与罗大佑进行过长时间对谈,他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说,从本质上讲,罗大佑是个诗人,他的歌词入选教材应不及周杰伦歌曲入选的争议大。罗的歌曲往往是民谣式的,具有民间性,同时,歌曲中强烈的民族意识以及对历史的反思、对社会的批判意识、对人性的深入思索、对爱情本质的揭示等等,又体现出一种知识分子性。流行文化兼具民间性与知识分子性者非常罕见,罗大佑入选教材并没有出乎他的意料。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刘擎则认为,此事是现代社会打破古典与流行、高雅与世俗之间界限的表现之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流行于世界范围内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一直在进行这项打破工作,而细分流行文化正是其方式之一。刘擎说,高教社《大学语文》的编委会的视野与标准值得肯定:罗大佑的作品与纯粹商业性文化有显著的区别。 “他对都市文化敏感、准确的把握符合当代青年的欣赏习惯。”刘擎还说,大多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真实情感,真实生活距离太远,因此,顺应阅读对象的需求可能也是罗大佑入选教材的原因之一。
东方早报记者 陈佳 2005-4-6
继周杰伦歌曲被收入上海中学生爱国主义歌曲推荐目录、金庸作品入选高中教辅读物之后,近日,著名音乐人罗大佑创作的歌词列入新版《大学语文》“诗歌篇”一事,促使有关流行文化与青少年教育的关系的讨论再度升温。 据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有关负责人称,即将出版的《大学语文》本科教材,将把罗大佑创作的《现象七十二变》收入“诗歌篇”中。编者在该书“导语”中写道:“今天的流行歌曲,或许就是明天的诗。以此审视,流行歌曲自有超越通俗文化的意义与价值。罗大佑歌曲的价值,在于他唱出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海峡两岸中国青年面临社会转型时所特有的迷惘、困惑、痛苦和思考。” 该教材主编、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南开大学教授陈洪接受媒体采访时则称,入选的原因是歌词的遣词用句很值得学生借鉴。 作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台湾流行文化的代表人物,罗大佑的作品此次“登堂入室”是否意味着教育界对流行文化、商业文化的接纳?上海学者严锋曾与罗大佑进行过长时间对谈,他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说,从本质上讲,罗大佑是个诗人,他的歌词入选教材应不及周杰伦歌曲入选的争议大。罗的歌曲往往是民谣式的,具有民间性,同时,歌曲中强烈的民族意识以及对历史的反思、对社会的批判意识、对人性的深入思索、对爱情本质的揭示等等,又体现出一种知识分子性。流行文化兼具民间性与知识分子性者非常罕见,罗大佑入选教材并没有出乎他的意料。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刘擎则认为,此事是现代社会打破古典与流行、高雅与世俗之间界限的表现之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流行于世界范围内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一直在进行这项打破工作,而细分流行文化正是其方式之一。刘擎说,高教社《大学语文》的编委会的视野与标准值得肯定:罗大佑的作品与纯粹商业性文化有显著的区别。 “他对都市文化敏感、准确的把握符合当代青年的欣赏习惯。”刘擎还说,大多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真实情感,真实生活距离太远,因此,顺应阅读对象的需求可能也是罗大佑入选教材的原因之一。
王蒙中大演讲盛赞罗大佑:“《现象七十二变》堪称隽永!” 新快报 2005-04-07
新快报讯 (记者 宋荻 实习生 陈志杰 通讯员 唐锐) “十几岁的高中生就成了作家究竟正不正常?”“罗大佑的歌词上了教科书应不应该?”面对这些颇具争议的问题,连续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作家王蒙一直保持着宽容的微笑,“也许因为现代作家对于青少年了解不够,才导致低龄作家受欢迎,而罗大佑的歌词颇让人回味,我很赞成放在教科书里……”昨日,在中山大学,作家王蒙对着几百名学生娓娓道来,作了《文学的挑战与和解》的演讲。
低龄作家骂学校引学生共鸣
“对于年轻一代的作家,我还真感到不安,还能上什么世界排行榜,我写了几十年也上不了。”71岁的王蒙穿着一件灰色衬衣,银色的发丝在大屏幕中清晰可见,可他的话语却让台下的学生忍俊不禁。他说现在的确有一夜成名的作家,比如一些现在很受欢迎的低龄作家,但是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奇怪,“也许现代作家并不了解青少年的心理,而低龄作家来自他们中间,最能反映他们的思想,比如(青少年学生)有时候对学校不满意,又不敢骂,而低龄作家在书里可以发泄这种不满,学生看了当然就觉得很过瘾。”
尽管作家走的道路各不相同,可王蒙仍然觉得要成为作家也有一条一般的规则:“好好上学,完成基本的教育,具有一定科学知识、英语知识、生活经验等,然后就是积累丰富的经验,虽然也有像低龄作家这样的例外,但是主要还是遵循以上的规律。”
读者应该与书本保持距离
“不懂文学的人是可悲的,但是不能沉溺其中。”
王蒙缓和地指出,文学有理想化、浪漫化、审美化和批判化的特点,一些文学作品更是夸张性和煽情性的,这些使文学会对现实的价值规则形成冲击。但是作家对现实的批判其实只是纸上谈兵,是在文字中虚拟地实现自己的感情和愿望,通过文字来稀释自己强烈的感情,因此“读者其实要与文学作品保持健康的距离,像言情类、武侠类小说可以给读者很多参考和感染,但读者太具体地操作文学作品中的内容,像因失恋而自杀等,这样就会对自己造成伤害。”
赞成罗大佑歌词入选课本
对于现在一些语文教材增添了金庸的小说、罗大佑的歌词,王蒙表示这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只要不是那种很浅白庸俗的东西,入选课本没什么不好,像罗大佑的那首《现象七十二变》堪称隽永。”他说。
王蒙对现在青少年用更多的时间来上网和看电视,而不是阅读文学作品表示理解。他认为学生学习压力大,应该有自己的娱乐方式。他也表示并不担忧现在时兴的网络语言和英语热潮影响学生对母语的学习,“学习外语应该和学习母语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王蒙中大演讲盛赞罗大佑:“《现象七十二变》堪称隽永!” 新快报 2005-04-07
新快报讯 (记者 宋荻 实习生 陈志杰 通讯员 唐锐) “十几岁的高中生就成了作家究竟正不正常?”“罗大佑的歌词上了教科书应不应该?”面对这些颇具争议的问题,连续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作家王蒙一直保持着宽容的微笑,“也许因为现代作家对于青少年了解不够,才导致低龄作家受欢迎,而罗大佑的歌词颇让人回味,我很赞成放在教科书里……”昨日,在中山大学,作家王蒙对着几百名学生娓娓道来,作了《文学的挑战与和解》的演讲。
低龄作家骂学校引学生共鸣
“对于年轻一代的作家,我还真感到不安,还能上什么世界排行榜,我写了几十年也上不了。”71岁的王蒙穿着一件灰色衬衣,银色的发丝在大屏幕中清晰可见,可他的话语却让台下的学生忍俊不禁。他说现在的确有一夜成名的作家,比如一些现在很受欢迎的低龄作家,但是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奇怪,“也许现代作家并不了解青少年的心理,而低龄作家来自他们中间,最能反映他们的思想,比如(青少年学生)有时候对学校不满意,又不敢骂,而低龄作家在书里可以发泄这种不满,学生看了当然就觉得很过瘾。”
尽管作家走的道路各不相同,可王蒙仍然觉得要成为作家也有一条一般的规则:“好好上学,完成基本的教育,具有一定科学知识、英语知识、生活经验等,然后就是积累丰富的经验,虽然也有像低龄作家这样的例外,但是主要还是遵循以上的规律。”
读者应该与书本保持距离
“不懂文学的人是可悲的,但是不能沉溺其中。”
王蒙缓和地指出,文学有理想化、浪漫化、审美化和批判化的特点,一些文学作品更是夸张性和煽情性的,这些使文学会对现实的价值规则形成冲击。但是作家对现实的批判其实只是纸上谈兵,是在文字中虚拟地实现自己的感情和愿望,通过文字来稀释自己强烈的感情,因此“读者其实要与文学作品保持健康的距离,像言情类、武侠类小说可以给读者很多参考和感染,但读者太具体地操作文学作品中的内容,像因失恋而自杀等,这样就会对自己造成伤害。”
赞成罗大佑歌词入选课本
对于现在一些语文教材增添了金庸的小说、罗大佑的歌词,王蒙表示这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只要不是那种很浅白庸俗的东西,入选课本没什么不好,像罗大佑的那首《现象七十二变》堪称隽永。”他说。
王蒙对现在青少年用更多的时间来上网和看电视,而不是阅读文学作品表示理解。他认为学生学习压力大,应该有自己的娱乐方式。他也表示并不担忧现在时兴的网络语言和英语热潮影响学生对母语的学习,“学习外语应该和学习母语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偶一个同学在北广(中国传媒大学)读影视文学的博士,导师就是曾子墨她家老爷子。老人家非常老学究,上课时候谈起大佑这事以及金庸小说节选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事,大为愤慨,感叹“国将不国”。[em03]
[em18]
偶一个同学在北广(中国传媒大学)读影视文学的博士,导师就是曾子墨她家老爷子。老人家非常老学究,上课时候谈起大佑这事以及金庸小说节选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事,大为愤慨,感叹“国将不国”。[em03]
[em18]
欢迎光临 罗大佑音乐联盟网论坛 (http://www.luodayou.net/bbs2/)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