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喜欢音乐的人,但听得越多,越不能肯定什么样的旋律才算是美的。一支曲、一首诗、一阙词,作者辛苦,解读的人要理解更加不易。在这纷纷纭纭的流行大餐中,上口的曲子从来就不少见,但它们却仅是入乎耳出乎口,打发寂寞罢了。罗大佑之为罗大佑,就在于他早已超越了流行本身。听他的歌,能让人思索,我常常会在一些特别的时间、在一种特定的心情下,心中会突然窜出他的某一支歌,闇合着一种寻不来却又真实存在于我躯体中的东西。一个艺术家能做到这点,我以为已经够了。如果他所有的只是恋曲九○、东方之珠,那不过是歌坛又多了个什么贤齐之流而已。
要是没有从心底翻湧过沉沦之爱抑或是刻骨之痛,我也许同样不喜欢美丽岛。但有幸?不幸?我经历过了,知道那一份情用他那样的方式表述,那不是唱给别人听的,是对着可以照穿心房的灵镜,把自身一层层剔开,那是一丝丝感应的灵,那是不干于无奈的痛楚。谁让我们今生为人?!
其实他的每一张新作问世,都免不了要失去一些“喜欢他的人”。毕竟每个人的取舍不同。
[em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