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你应该了解台湾网民“为君生为尔泣”的情感,当一种感情太过于执着,便婉转不起来。透过罗大佑厚重而略带哭腔的声域氛围,仿佛能够看到台湾岛上风起云涌的社会生态和孤立于太平洋一隅却与大陆有着各种藕断丝连的联系的孤独岛屿。曾经祖国割离了她,曾经异族人统治过她,在那片土地上,爱国、国家认同是一个非主流的思维,权势、极权的崇拜掩饰这对自身认同的极度不自信,而这些,大陆的主流媒体是无法体会的,就如同大陆从没有给过台湾充分的自信与认同一样。可是,这是一个沉浸过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日本高度自觉与反思优良文化氛围的地方,绝非清朝时认为的花不香鸟不语、女不贞男不义的岛屿,当你浏览东森或其他一些媒体主办的社会论坛,你就会发现,台湾与大陆文化传承的底蕴有着这么大的差距,经济上的成就是可以短时间改变的,可是文化上的熏陶和培养关系一个社会的人格。大陆与台湾社会普通民众的误解如此之深,以致很多地方是对立的。可是这种对立,对于台湾来说,只是其中之一的一种情绪,对大陆的文化认同,对台湾本岛的本土意识,对美国先进国力的崇拜与依赖,对日本文化的暧昧沉迷......这是一种无法疏导的情绪,这种文化的对撞体验之深,在罗大佑离开台湾、从美国、从香港、从大陆的角度去缅怀这一片土地时,就积聚成一种强烈的情绪,不能消散、无法释怀。
其实。相对于美丽岛凝重而富有诗意的歌词,我更希望罗大佑在第一节之后把旋律展开铺垫,就在沧海明珠啊目光何烈如炬这一段。可是美丽岛这种情绪是无法释怀的,当你理解都理解不了自己为什么有这么强烈的感情,之中的原委又无以向外人道明,或是一种讲也讲不明白的思绪的时候(很多思绪的沉淀,在与外人无法获知的体验),美丽岛,就只能持续在一种激昂的情感当中,兀自沉浮,漂荡在泪眼回矇,任何的铺垫与展来,都无法找到一种婉转的旋律来表达意境,解释不清的思维无法转化成情绪,而这种过于凝重的情绪也就无法由铺散开来的旋律来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