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第三天,看了电影《云水谣》,因为据说电影中的歌曲是由罗大佑先生谱写的,所以,昨天在两个电影中选了《云水谣》而不是《满城尽戴黄金甲》。
说实在的,电影的拍摄手法和故事如果放在大陆的什么地方做为历史背景的话,你会觉得实在是一件平常的事情。
电影中的故事是从一对台湾青年男女的邂逅开始,然后是爱情的发生,然后是被迫分离,男孩子来到大陆成为了一名革命军人,而女孩子则是留在台湾成为了一名一生守望爱情的女人。
他们在大雨里分手,分手时因男孩子确是一无所有,于是女孩子就拉掉了他的一颗钮扣。这个情节似乎也在其它的故事里出现过,包括那些撕心裂肺的哭泣,都是平常的情节。但是却因为一道总也超越不了的海峡而令人那样从心底里发出悲怆的声音。
最后,男主人公在西藏高原上牺牲于一次雪崩事故里。在此之前,一位上海女孩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那位台湾姑娘的名字替代她嫁给了男主人公。他们的孩子在后来有了网络视频这种东西的时候,通过视频把一张和他父亲一模一样的脸伸在了镜头前,对着电脑屏幕上的那个一直等待着他的父亲、为他的父亲的母亲养老送终的老年女性叫:“阿姨”!
那位等待了一辈子的女性在网络的另一边叫着:“孩子”!
然后,网络就中断了,只能见其面而不能闻其声了。因为网络毕竟是网络,不可能随时都那么通畅,不象是电话,也不象是飞机,更不象是火车或者是轮船,而这些,仍然在一道窄窄的海峡的阻隔下将两岸的亲人活活地阻隔开。
电影院的效果现在是过去所无法比拟的,尤其是那种很好的光影效果和音响效果。所以,我就在电影最后那撕心裂肺的交响乐的哭泣声里,跟着航拍的飞机从青藏高原开始在祖国的上空飞行,飞行掠过雪山,白云急速地升腾和后退:先是青藏高原终年不化的白雪皑皑的雪山,然后是有了绿色的高原和群山,再后来是绿意盎然的辽阔的平原,然后就是大海,而台湾海峡从空中俯看下去,就是那么一小汪浅浅的海水啊,海水那边,就是由一弯碧绿围绕的海岛,那就是台湾啊!
这个时候,我关于整部电影的泪水滂沱而出势不可挡!
这个时候,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台湾同胞,我骨肉兄弟。
当放映厅的灯光亮的时候,我仍坐在那里任泪水轰然奔流,体味着一种什么叫作刻骨的悲伤。
而我个人,在台湾并没有亲属。但是,谁能说那个海岛上生活的任何一个人不是他的亲人呢?斯所谓同根同祖,那种感情不是我们自己强加给自己的,而是被祖先埋藏在我们的血液和骨肉里的。
中国有句古语:骨肉亲,骨肉亲,打断了骨头连着筋。
想起央视的新年诗会上听到的于佑任老先生的一首临终诗作: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望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
国有殇”
电影里的少年男女,曾经于台湾美丽的夏天里在花丛之上的窗前唱着那首:When we were young one day.
琴声袅袅,恍然如昨。
轰然的飞机,迅急地从祖国的西端飞向祖国的东端。一刻也不停息地穿越雪山,越过黄河与长江,飞越辽阔的平原,轰然地飞临台湾海峡的上空,那其下只是一湾浅浅的海水,但是它却那般伤心彻骨地隔绝了那么多的亲人!
向苍天而呼:怎么它就那般难以逾越而令骨肉团圆?!
又及:看完全片,并未发现有罗先生谱写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