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黄舒骏5月9号正大广场有歌唱

http://tieba.baidu.com/f?kz=562191145

耳膜上的刻痕——台湾流行音乐黄金20年系列活动之“为你疯狂 黄舒骏上海演唱会”将于2009年5月9日19:30在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西路168号正大广场9楼正大厅举行。
现决定于4月11日中午12:00准时开始发售本次演唱会的门票预购券。由于本次演唱会每张门票都有不同的赠品随票附赠,但因为赠品可能要到4月20日左右才能全部制作完毕,故应广大歌迷的强烈购票要求,先采用发售预购券的方式让歌迷第一时间能选择座位。4月25日至5月9日演唱会当天,歌迷朋友都可以按照预购券背面的兑换方式兑换您所购买的正式门票以及相关赠品。

预购券购买方式如下:
总票务热线:021-58362300
实体售票处:
上海地区:上海市汾阳路64-2号卡拉斯唱片行 021-64372046
北京地区: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108号豪景大厦A座606室 010-51669000, 13801072246(地铁10号线海淀黄庄站C1口)
珠三角地区:深圳市罗湖区万象城负一楼B62档 深圳时光音像连锁店 0755-82668358
杭州地区:xiami.com

友情提示:
1:主办方以及各地售票点将于4月11日中午12时统一开票,请于当天中午12时之后拨打总票务热线或各实体售票点之联系电话,在此之前恕无人接听电话或者无法解释相关信息。
2:为了您在4月25日之后及时方便地兑换到正式门票以及相关赠品,请于购买预售券时提供给接线生或者店员以下准确信息
a:购票者姓名 b:购票者身份证号码 c:购票者联系电话

票务信息:
VIP区票价:人民币880元
赠品:黄舒骏签名《台湾流行音乐200最佳专辑》台湾版书1本
演唱会海报1张
演唱会特别纪念明信片1张
演唱会特别纪念文件夹1个
特别复黑制作LP封套以及对应LP封套专辑压盘CD1张
演唱会特别纪念徽章1枚

前区票价:人民币580元
赠品:演唱会特别纪念明信片1张
演唱会特别纪念文件夹1个
特别复黑制作LP封套以及对应LP封套专辑压盘CD1张
演唱会特别纪念徽章1枚

中区票价:人民币380元
赠品:演唱会特别纪念文件夹1个
特别复黑制作LP封套以及对应LP封套专辑压盘CD1张
演唱会特别纪念徽章1枚

后区票价:人民币180元
赠品:特别复黑制作LP封套以及对应LP封套专辑压盘CD1张
演唱会特别纪念徽章1枚

TOP

黄舒骏:周杰伦和罗大佑“平起平坐”
东方早报 2009-04-14


黄舒骏 东方早报见习记者 王浩然 图

  东方早报记者 李懿   

  “超越罗大佑!”的故事传了21年,黄舒骏昨日松了一口气,“我终于可以‘解套’了!那是企划操作的,不是我说的。”但乐迷可能更乐于分享传说,遥想那个“不见血光”的精彩时代。对于自己评价为“走红于不需要意义的年代”的周杰伦,黄舒骏表示,他与罗大佑“走红的程度是平起平坐的”。2001年发行《改变1995》后,黄舒骏不再发行新作,他认为未来是演唱会的市场,而5月9日的上海个唱,他将努力投入到这个新时代的舞台上。

  当年:
  从未“超越罗大佑”

  昨日的发布会上,久未露面的著名主持人秋林现身捧场,而嘉宾王啸坤更是以与黄舒骏首张唱片《马不停蹄的忧伤》同日(3月12日)诞生的身份亮相。一场热闹的寒暄后,黄舒骏乘机澄清“超越罗大佑”的这段经典传闻。曾经有传闻,当年黄舒骏在罗大佑的演唱会上跑到后台,冲罗大佑说:“有一天,我一定会超过你!”而在他的首张专辑文案上更是赫然印着,“击倒罗大佑”五个大字。事实上黄舒骏说,“后台”传闻从未发生过,自己与罗大佑的每次见面至今都历历在目,“他就会对着我说:来,干一杯!”至于“超越”说则是企划之言,“我从未想过要超越罗大佑,每个人自己都在奋斗,我也从未想过要与谁做比较。”

  对于罗大佑,黄舒骏称其为流行音乐的开拓者,“他的出现让人知道原来音乐也可以这样做。在他之前,台湾流行音乐只有邓丽君、凤飞飞或者刘文正,他的出现让台湾流行音乐整个提前了20年。在他之后,我们一班其他歌手才能进行各自的音乐创作,可以说他开创了一个时代。”而对于他曾经评价为“走红于不需要意义的年代”的周杰伦,黄舒骏也乐于将他放在与罗大佑平起平坐的位置,“他们走红的程度是平起平坐的,除了都有好的天分外,都非常幸运——罗大佑从1982年-1988年,周杰伦从2000年开始至今,他们都没有遇到过对手。”不同之处在于,罗大佑可以借由自己创作的词清楚表达自己的思想,而周杰伦的词大多是方文山创作的。

  如今:
  不知道方文山在写什么

  早在2001年时,黄舒骏就曾用“属于我们的精彩,早已经不复存在”,唱出对唱片业的无奈和惋惜,再次提及华语乐坛,黄舒骏不无感慨:以前是版权制度并不完善,但唱片能卖钱,而现在是版权制度完善了,唱片却不能卖了。他直白地说:“恭喜大家,一起消灭了唱片业!大家把唱片业从豪门打成了僵尸,再打成楼兰美女,每个路过的人都跑来参观——看以前的它是多么风光。你们看,现在唱片公司都改名了,没改名的那几家是连改名的钱都没有了,可能过不久就要倒闭了。你们听音乐还会买唱片吗?我都不会了,如果我要听什么音乐,就直接在网上找。”

  不仅是唱片工业,即便是现在的音乐部分,黄舒骏也直言:“每首歌都让我晕!很难看懂他们的歌词中讲什么!比如说《青花瓷》,我非常喜欢,但我不知道方文山在写什么,曾经我问他,他自己也答不出来。好在他的歌词虽然前后无法连贯,但也可以构筑一幅画。但现在很多填词者跟风,只是在进行辞藻的堆砌,‘古怪的地名’、‘奇怪的国家名’,跟风是很正常的,但是否能做好是另外一回事,我不太看得到有人有突破。”

  即便如此,黄舒骏仍然认为应该多给音乐人鼓励,“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音乐,你的初恋、你生命中的许多故事,每当想起来,都应该会有一首歌对应。”但现状是,为音乐创作者埋单的人越来越少,“你不付钱,他也不付钱,音乐人怎么活?还有谁会做音乐?如果你们报社领导不给你钱,你还会继续干活吗?”

  个唱:
  希望歌迷如同梦见初恋

  自2001年的《改变1995》后,黄舒骏不再有新作问世,承诺给歌迷的“恋爱三部曲”仍旧没有终曲。每次他亮相被问及新作,黄舒骏都道正在准备,昨日再次被追问,他温文尔雅地反击,“你说话的口气就像我妈!好像她问‘你什么时候结婚’一样。”他说自己从出道开始就在写一个关于卖葫芦的老头的歌,但21年过去了,“很奇怪,这首歌就是写不完。”有记者质疑因为最好的时光不再,黄舒骏是否也会产生无法超越自我的危机,他否认道:“这没有分数,没有人知道你是否能做到超越自己。在推出《改变1995》之前我也曾有过怀疑,但推出后很多人都觉得是一种超越。创作者应该很勇敢地推出自己的作品而不是去思考是否‘超越自己’,这一点,我从未放弃。”

  至于5月9日举行的演唱会,他也期待能够通过2000余位乐迷的热情得到成就感。他坦言自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届时除了有多年来死忠的乐迷,还将会有通过“选秀”认识他的年轻朋友,“我妈听说我要开演唱会就问我准备穿几套衣服,而我关心的是是否能把歌唱好。那些‘听我歌长大’的歌迷会在台下隐蔽的地方,眼神直直地看着台上的你,好像午夜梦回见到自己的初恋情人一样,不知道看到的那个又肥又胖的是否还是当年那个人。而我,不想让那些来看‘初恋情人’的观众失望。”


黄舒骏:没叫板罗大佑 不懂《青花瓷》写什么
新闻晨报 2009-04-14

  21年前,年轻人黄舒骏跑到罗大佑演唱会的后台,指着这位音乐教父的鼻子说:“总有一天我会超越你。 ”

  昨日(13日),已经43岁的黄舒骏来到上海,为自己5月9日在正大广场举行的内地首场演唱会造势,辩白说:21年前的那幕,完全是他的企划一手编排的好戏。他用手指向一位工作人员:“哝,就是他。 ”――当年的企划,现在已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

  谈到这段往事,黄舒骏连连要求在座媒体还他一个清白。他说,自己私底下和罗大佑的关系很好,一见面就嚷嚷要去喝两杯。

  谈罗大佑
  他是那时的“独孤求败”

  黄舒骏笑说,“叫板罗大佑”是一件最成功的企划案,21年来仍被人津津乐道。“我当年从来没有想过跑到罗大佑演唱会的后台。我很清楚,没有任何人能够影响到你的创作,所以我不想和任何人作比较。罗大佑影响的是整个台湾地区乐坛,在他还没有出现前,台湾乐坛是邓丽君、刘文正的天下;罗大佑的出现,让我们知道原来音乐可以这样做。他几乎让台湾乐坛进步了20年,不但率先打破了音乐的禁忌,还帮我们做了很多开拓。在属于他的时代,他的成就是被肯定的。”

  谈方文山
  不懂《青花瓷》到底写什么

  黄舒骏写的歌词是华语流行音乐史上最具文学底蕴的,就连李宗盛都评价他“作词第一、作曲第二、嗓子第三”。谈到当下流行音乐的时候,黄舒骏直言“有点晕”。

  “有一次遇到方文山,我说我非常喜欢你的《青花瓷》,但是你到底在写什么呢?他也说不上来。依我看,《青花瓷》的歌词前后一点联系都没有,但是它创建了一种情绪。现在模仿者很多,但大多很难超越周杰伦。周杰伦和罗大佑有所同,又有所不同。相同的是他们出现的这段时间都没有对手――罗大佑从1982年到1988年无人可及,周杰伦从2000年到2009年无人匹敌;不同的是罗大佑的歌词是自己创作的,思想明确,富有内涵,而周杰伦的词虽然内涵够了,但不是他创作的。说到底,老天还是偏爱周杰伦的,把方文山安排在他身边,王力宏就一直找不到这样的人。”

  此外,对于罗大佑、李宗盛等人所组成的纵贯线乐团,黄舒骏认为这是“老男人”梅开二度的最佳方式,因为唱片业已死,今后以主题形式出现的演唱会将成为歌手的事业新起点,“有一天CD迟早会消失,但是唱歌的人一定还在。”

  谈演唱会
  1000余座的场地不嫌小

  黄舒骏内地首场演唱会没有开在大舞台,也没有开在虹口体育馆,而是开在了正大广场9楼,一个只能容纳1000多人的场地。

  对此,黄舒骏说:“我曾经在台北看过一场英国歌手斯汀的演出,他那么红,但演唱会只开在2000多人的场地。场地不是不能大,但小场地代表了歌手的精致和沉淀。这是我在内地的第一场演唱会,我希望从头到尾我在舞台上玩音乐,底下的观众专心听音乐。虽然只有1000多人,但是我希望他们能满意地离开会场。”在这场演唱会上,黄舒骏将演唱20多首经典曲目,目前演唱会的曲目有4个版本,他还无法作出取舍。

  此外,黄舒骏欲创作《改变2009》,希望超越经典的《改变1995》,“只怕老歌太多,无暇演唱新作。”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邱大立:黄舒骏的青春和马不停蹄的忧伤

东方早报 2009-04-23

  今晚7点,台湾流行音乐创作才子黄舒骏将在东方艺术中心,出席《东方早报》主办的“‘零距离·星接触’黄舒骏讲演会”。这将是一场题为“国父的手机和李白的短信” 讲演会。讲演会?今天的星星堆满天,但他们对这三个字会魂飞魄散。话都说不清楚,歌词都不知该怎么记,哪还有胆量发表心得。但黄舒骏不是星星,不是偶像,甚至不是一个勤奋的歌手,他只是一道在我们的记忆里擦不掉的痕迹。

  宿命的守着约

  马不停蹄的21年,如风一般消逝了。但某一种忧伤,不但没有成功的压缩,反而一直在延伸。忧伤,有人说它是一种庸俗的颜色。庸俗,就是在拥抱中成熟。当我们咬紧牙关苦苦煎熬了21年,最后面无表情地拥抱在一起,成熟得像个大人时,忧伤就向远方奔去了。等了21年我们竟然没疯掉,实在是一个奇迹。

  等待,原来也是一种排练,原来也能完成一种修炼。

  现在,距离5月9日还有16天的忧伤。

  忧伤,就这么成为了一种享受。

  有一点是很可能的,5月9日晚上8点,当黄舒骏站在上海正大广场9楼的舞台上时,每个人几乎都不太相信眼前的那个人是真的。可能会有人热泪盈眶,可能会有人准备深深地一鞠躬,可能会有人静静地躲在角落里不知在想些什么,甚至也会有人默默感叹:没想到可以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看到黄舒骏站在自己面前开唱。而黄舒骏也完全可以把这场演唱会当作一次人生改革与发展的跨世纪调查:当年被黄舒骏歌曲结结实实击倒的一群人,5月9日当晚已经不能全部到场。因为有人始终无药可救,有人已经自动痊愈。如果那一晚可以塞满的话,就是1800个人。而最后到底是塞不满还是塞不下,现在还是一个可爱的谜。那首描绘世间情恋纠缠不清的旷世巨作《恋爱症候群》目前在虾米网的点击率已接近1600人次,那是否正好约等于5月9日正大广场正大厅集合的人数?就像这篇文字可能也别有用心地试图为这一晚做一个隐性广告,而有悬念的广告才是“传说中的圣贤之道”。

  他是“大骗子”,21年前,一个史无前例的“超越罗大佑”的传奇策划案让黄舒骏深深地烙印在我们心中;他也是情圣,他的情歌常常圣洁得让我们差点清心寡欲。他以幽默得近乎毒恶的歌声隐隐调弄广大群众眼前的好处,他以为这样可以超度悲剧;他以沉默得快要动人的心事缓缓推送千古的钦慕,他以为这样可以安抚英雄。记忆力超好的黄舒骏怎能忘记,和他同年出道的赵传、潘美辰1990年就在内地开唱了,“那一年我们19岁”,可黄舒骏活生生让我们等了21年。他简直低调得不行,不过也借此更反衬出2009年的高调。1988年3月12日,黄舒骏在歌林唱片发表第一张专辑《马不停蹄的忧伤》。两个月后,陈升在滚石唱片发表第一张专辑《拥挤的乐园》。2006年10月,陈升在上海举行内地第一场演唱会,中国歌迷苦守寒窑十八年。2009年5月,黄舒骏在上海举行内地第一场演唱会,于是,黄舒骏的“姗姗来迟”让中国歌迷再次成功打破了一项纪录,这一次,是苦守寒窑二十一年。不知道华语乐坛还有谁可以让我们继续打破。

  “思念将我压迫,思念将我搓揉,思念将我击倒,思念将我毁容……”15年前,黄舒骏在一首《思念进行曲》里解剖了一回思念的滋味。21年的执著等候,或许也已被我们写成了一首思念进行曲。21年后,当年在电台短波里为黄舒骏的歌一脸愁容的少男少女,今天一个个一脸“毁容”地归来了,第一次团聚在一起。但欣慰的是,尽管我们已淹没在人潮人海中,但还没有被击倒。我们今天从四海五大洲赶来,是因为我们不甘心;我们今天站在一起,是因为21年前做出的那个决定不死心。

  不存在的寓言

  迄今为止,黄舒骏写歌的逻辑在华语乐坛里依然没有出现第二例,甚至连点影子都没有。无论是人到中年,还是花样年华,在按部就班的和谐人生中,我们知道这是在为自己突然选择5月的某一晚毅然“出轨”找种种借口。在差不了多少的经历中,我们却深深地嫉妒黄舒骏刁钻而精确的概括能力。1988年,在《马不停蹄的忧伤》中,黄舒骏写了一首《伤心小站》,到了1989年,他在《雁渡寒潭》中又写了一首《伤心小镇》。就这样,他开始熟练地用一种不可理喻的追击和反刍来破解人生种种困惑的源头:他写《三代之间》,他也写《忘年之交》;他写《单纯的孩子》,他也写《鱼尾纹》;他写《不要变老》,他也写《永远20岁》;他写《悲剧英雄》,他也写《大骗子情圣》;他写《男女之间》,他也写《两岸》;他写《不存在的寓言》,他也写《宿命的守着约》;他写《苦守寒窑十八年》,他也写《四十八天》;他写《椰林大道》,他也写《未来的街头》;他写《远航归来》,他也写《避风港》;他写《疑神疑鬼》,他也写《小心间谍就在你身边》;他写《你》,他也写《不要只因为他亲吻了你》。

  黄舒骏给我们记录了什么?是一颗倔强、孤傲的青春的头颅,是一种明知道糊涂却仍不愿后悔的“不开窍”。他用些许尖酸的调子拍摄了这样一个镜头:青春的壮烈,在我们离别青春愈来愈远后,偶尔在某个下午回味时,依然如刀绞。他的歌不是油画,不是水粉,不是版刻,而是速写。

  我们人人都说听他的歌长大,这样一搞,黄舒骏似乎已化作了我们青春的监护人。这件事到底是否属实,还须立案侦查。5月9日,一切将开庭审理。

  他的歌,我们究竟听懂了多少?

  那些歌中的曲折,是否目击了我们真的长大?

  幸亏黄舒骏还没有彻底的成熟,所以我们到现在还记得他;幸亏这个人不理智地把思考也当作了一种创作,所以我们觉得21年的等待也算一种交代。

  在年少轻狂的21年前,他曾经只是个单纯的孩子。

  在永远不懂得什么叫聪明的21年里,他侥幸没有失去灵魂。

  在决心痴情的21年后,请我们继续不要惊动他的心思,请准许他真心一辈子。

  因为我们只想看着他一点点长大。

  >>> 黄舒骏,1966年出生在一个极其普通的家庭,父亲是公务员,母亲是家庭主妇。从台湾大学大气科学专业毕业后,黄舒骏转投唱片公司,成为台湾地区著名的歌手、作家和制作人,曾担任十日谭音乐有限公司及黑羊广告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他曾为《青少年哪吒》(荣获第二十九届金马奖最佳电影音乐)、《寂寞芳心俱乐部》、《国道封闭》、《金枝玉叶2》等电影配乐,并制作与创作黄莺莺、伊能静、陶晶莹、Beyond、范晓萱、邝美云、彭羚、杨采妮、吴倩莲等人的个人专辑。不过近年来,黄舒骏更热衷于当选秀评委。

TOP

上海艺术人文频道《品·味》听写版

http://tieba.baidu.com/f?kz=575100787

上海艺术人文频道《品·味》黄舒骏专访那期,许多朋友无法按时收看,网路上暂时也没有录像。这是我听写节目中黄舒骏发言部分的文字记录,完整的哦,希望没有收看节目的朋友能少一点遗憾!

以下是完整文字记录:

黄舒骏:“我每次听到别人对我的评价,有两种感受,一种是很惊喜,原来别人是这样看我的,虽然我自己没有觉得我这么的人文,但是当我想起别人为什么会这么说我的时候,我并不反对。我的确在于创作上对于一种美感,文字或音乐上的美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我感觉我写一首歌,像是在写论文,更胜于是一般地抒发自己的情绪。我在歌词就是文字的部分是相当的苛刻,而我会有这么苛刻的态度,最重要的原因是我越来越觉得,整个世界是一个乱数,它没有一定的准则。那如果说我们自己本身不掌握自己心目中的一种美感或准则的话,其实是无以为继的,所有的事情是不会存在的。我把到现在为止还能够坚持在文字上的执着,当作我自己存在的一种自我肯定。时代有好多好多变化,不管人、事、物都不断地在流转,但是如果我能够在文字方面有这样一个执着,我觉得那是一个让自己安定的力量。

就因为这个企划(超越罗大佑),它同时产生两个现象,第一个就是很意外的,我那时候唱片销售非常好;另一方面就是,因为罗大佑在那个时代的重要性,是有一批拥护者,他们是没有办法接受的,一个初生之犊用这样的姿态,他们觉得有点亵渎他们的偶像或者神。当然这个企划我是觉得蛮犀利的,而且祸福难测,在那个时代,还好有一个销售量本身的支持,不然的话,这对于一个新人来讲,真的是一个很大的压力,要承受很多很多的批评。我还记得那个时候发行的第二个礼拜,当时的报纸就有一篇直接写:超越罗大佑,问好,笑话,惊叹号,然后我收到了很多歌迷的来信,我也印象非常深刻,就有一个高中女生,从头到尾骂我骂到底,而且写了洋洋洒洒一大堆。前面我都忘记了,但是她最后的一句话我永远记得,她最后一句话就说:哼,一个男孩是不可能胜过一个男人的。这是整封信最后的一句话,我对这句话印象很深刻,我觉得又好气又好笑,我永远忘不了这句话。
我想我们的确在时间点上,是有一些幸运的地方,甚至比罗大佑的时代更幸运,因为在罗大佑的时代,其实他们所需要承受的压力是更大的,到了我出道的时候,1988年,刚好我成长的时代,既有前面那段叫“文以载道”这样严肃的性格,又有刚好开始碰上整个流行音乐在市场打开一个很大格局的商业机会。所以我站在那个当儿的时候,我的创意是被放大而接受的。

《不要只因为他亲吻了你》,这首歌很有趣,因为我的确在高中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个红粉知己,这也是我这辈子唯一的红粉知己,她有一天就跟我说:舒骏,我一定让我男朋友亲吻我之前,先让你亲吻我,因为你对我来讲比我男朋友还重要。我们那时候都还没有谈恋爱的经验。我说好,太棒了,她这个承诺,君子一诺千金,那个时代就觉得这就是好朋友。结果她突然有一天打电话来说对不起,我已经被亲走了,她说非常对不起,因为那个时候是中秋节,她和她学校的学长在中秋夜有一个联谊活动,两个人就坐在草地上聊天,聊到后来就很尽兴,就情不自禁地,那个学长就亲吻她了,于是她就说我已经有男朋友了。我说这太荒唐了吧。我觉得每一个人在初恋的时候,都是有一种单纯,甚至有一点到了蠢的地步,但是它的确给我很大的一个印象和影响让我写出这首歌。

《思念进行曲》这个歌词,原先是我写了一封信,那是在还会写信的时代,但是我没有寄出去,于是我把它留在自己的抽屉里,然后就变成这首歌,这首歌几乎是一气呵成的,特别是“进行曲”这样一个称呼,很少有人把这么柔的“思念”,变成一个进行曲的形式,这个部分的确也是根据我词的比较强烈的语法去做一个改变,我对爱尔兰音乐的一种偏好,写这首歌我决定要用一个特殊的音乐形式的时候,就让我寻找到可以代表这个《思念进行曲》这样的音乐形式。我自己都没有想过可以把思念写成这样一个好像很雄壮、威武的状况去进行的。

我听过一首歌是英国有一个女歌手叫Kate Bush,她写了一首歌,她是把他们的古典名著《呼啸山庄》写成了一首歌,就叫做《呼啸山庄》,那时候我非常惊讶,她有办法把这样的古典名著写成一首歌,就激起了我向她挑战的一个念头,好,我开始写作的时候,我也要写一本书,我要把一本书写成一首歌。在那个时候,我第一个选中的书,就是《未央歌》。《未央歌》在我初中上高中的那段时间,是那个时代的中学生或者大学生最重要的书。要把一本六百多页的书,写成四五分钟的歌,非常非常的困难,我是后来有一天灵机一动,翻到书中最后一页,把结果就是男主角亲吻女主角的那一幕,当作我这首歌的开头,于是才破冰写完这首歌。

有一年和杨明煌一起去做《山盟海誓》这张专辑,我们最后的混音是在洛杉矶完成的。我记得有一首歌,那是一个交响乐的歌曲,在混音的过程中,录音师说好了制作人你来听听看我已经做完了只要最后检查就可以了。杨明煌就听,听到某个地方他说这个地方有杂音,录音师说绝对没有,不可能让你的音乐有杂音。杨明煌轻轻地按了一个键,那个键就是solo键,一按,在那轨的声音上,有个“噗”的响声,那应该是大提琴在拉的时候,弓具打到琴身的一个声音,连这样的声音他都听得到。我举这个例子想说,我已经在很多场合诉说过杨明煌对我的重要,我今生在这条路上,最幸运的就应该是碰到了他,他让我知道做音乐应该到怎样的规格和要求,这才是在这件事情上一个专业的程度。

对于一个在1995年离开的人,他是浑然不知的,我是用这样倒过来的角度来告诉我的这位挚友,你走了以后,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另一方面也告诉他说,你走了以后,相对于我们两个人来讲,我是如此孤独地面对这些事情!
这次演唱会,我怀着一个非常喜悦的心情,就像见见老朋友,我不希望让许多用我的歌构筑他的一个人生记忆的这些朋友在现场演唱的时候,好像觉得我摧毁了他们的一个记忆一样,所以我还是会尽力地演出,另一方面,我也希望来听我演唱会的新一代年轻朋友(他们过去对我不是很了解的)重新去了解属于我们的那个时代。”

TOP

邱大立:听黄舒骏演唱会就像谈了21年的恋爱

黄舒骏终于要在我们面前对准麦克风了,多隆重啊!一个21年前出道,8年没有新歌发表的歌手,我们依然对他念念不忘。21年前,我们还是不懂情事的少男少女,但从上世纪开始就在他背影守候了。如今,我们等他都等出了鱼尾纹,等出了白头发,等出了安全感。5月9日,我们要和他一起庆祝他的第一场内地演唱会了,简直就是胜利会师。说是隆重,其实是沉重。因为我们其实是想借黄舒骏的演唱会来跟自己21年莫名其妙的青春做一个了结。

21年,黄舒骏已从当年的黄才子变成了黄老邪。黄舒骏究竟何德何能,让我们苦守寒窑21年呢?

因为他唱过一首《什么年纪就玩什么游戏》。他告诉了那些孩子,不要心急,不要羡慕,不要想不开;他告诉我们这些长大了但不一定成熟的孩子一个秘密,大人世界其实没什么大不了,他们比孩子更不长进、贪玩、不守规矩和严以待人宽以待己;他告诉快要长成大人的孩子,未来瞬间就会成为过去。1994年的黄舒骏让我们知道了时光的紧迫感。

因为他唱过一首《不要只因为他亲吻了你》。他阐述了在飞扬任性的青春期里,爱情空有一堆美丽的道理,它的一厢情愿是多么滑稽,它遮遮掩掩得那么可笑,但我们不该去取笑。伤心,充其量不过是不甘心。1988年的黄舒骏让我们知道了自作多情的结果为何常常是自取灭亡。

因为他唱过一首《小心间谍就在你身边》。他透露了一个非常恐怖的秘密:你爱人身边的每个人都有可能是你的情敌。这个虎视眈眈、随时趁机准备揭竿而起的可疑部队中可能包括你的同事、同学、亲朋好友、仇人、邮差甚至修水电的,在你的背后,他们轮流在对她挤眉弄眼。你不能保证你的爱人是否会变心,所以你必须随时随地保持高度警戒,防止有一天生米煮成熟饭,因为对手已十面埋伏,稍一失神,你可爱的爱人就会像车位一样被人抢光。1992年12月的黄舒骏让我们知道了现代爱情的防不胜防。

因为他唱过一首《我将要失去爱情》。他列举了一个人在将要失去一个人时的种种迹象。1998年的黄舒骏让我们知道了比失恋更可怕的是失去勇气。

因为他唱过一首《她以为她很美丽》。他记录了一个学医学的青年如何靠‘内在美获得最后胜利’的定力从17岁苦苦扛到了37岁,但他实在搞不懂:一个拥有事业和学历的成功人士,看上他的为什么只有病人和细菌?他质疑自己人生的终极命运 “到时候难道只要是女孩子就可以”?1989年的黄舒骏让我们知道了这年头的英雄和美女不好定义。

因为他唱过一首《寻找抗议青年》。他回忆了一个纷乱社会里,一个曾经活跃在人群最前面的平凡青年如何鼓舞了他又如何令他悲哀。时代号称一天天在改变,但问题一点也没有解决。1992年2月的黄舒骏让我们知道了在建筑美丽新世界伟大理想的照耀下,热情可熄灭,但真情不可阉割。

因为他唱过一首《思念进行曲》。他讲解了思念是怎样让一个人的精神病症原形毕露的。1992年12月的黄舒骏让我们知道了思念是如何令一个人毁容的。

因为他唱过一首《疑神疑鬼》。他发现了两个人爱得越深,对爱的怀疑越强烈。在焦虑不安和不知所措中,爱情让虚荣得意,却让生命失序。1995年的黄舒骏让我们知道了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点点神秘空间不能穿越。

因为他唱过一首《鱼尾纹》。他发现了人生里一出最无法忍受的悲剧就躲藏在一条鱼尾纹偷偷摸摸游走的路线里,它茂盛的压迫着排挤着扭曲着我们的青春,让我们感到恐怖,让我们放弃自尊。但鱼尾纹终将是每个人的福利,我们应该忍气吞声,和它和平共存。1998年的黄舒骏让我们知道了美丽不是永恒。

因为他唱过一首《两岸》。他讲述了一个台北男子和一个北京女子为爱各自牺牲一切的故事。1998年的黄舒骏让我们知道了伟大的情事永远可以战胜伟岸的时事。

因为他唱过一首《你》。他唱出了一首让女歌迷无地自容的歌,它反映了女性一生的流程:从寂寞到计算再到技术。陪伴她的人生道具从梦、诗、日记、琼瑶到明星、初吻、化妆品、爱情投资报酬率。1989年的黄舒骏让我们知道了一个人是如何在伪装自己后‘成功’的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因为他一直只写情歌,但他的情歌听得让人不寒而栗。因为他一直替我们计算并记录着一段段细碎的情感,因为他在他和我们同样年轻的时候就带领我们穿越了今天与昔日的间距,因为他喜欢论述动人如何沦为了恼人,因为他习惯回顾叛逆如何稳定为顽固,因为他一次次把我们不敢多想的禁忌抽查成思考创作的话题,因为他那么深含感情的唱出那些伤感情的真相。

因为他用自己21年的亲身经历将痛苦与智慧、才华横溢与怀才不遇混为了一谈。

因为我们还期盼着,除了这些,2009年的黄舒骏还会告诉我们另外一些事情。

TOP

四月裂帛:有人已自动痊愈有人始终无药可救

第一财经日报 2009-05-19

  有些人可以冷面看待自己的过去与未来,另一些人却不能。在平常如流水的日子里,那些期待光阴真如指间沙的人,其实像个旁观者一般,平静而残忍地看着梦想一点点残破、割裂,仿佛看着不相干的一部分,缓缓自自己身体中飘走。

  然后,这一夜,由黄舒骏自平常流水中捞出,聚在炫目的舞台灯光下——其实此刻我们都湿漉漉的,有些怀疑又有些感伤,像在等一场久违了的青春之约,我们都亲身经历却蒙昧未清,并一直等待诉说的光阴。

  和黄舒骏的相遇是在十余年前的那个傍晚,依然记得暑热未消,莫名地躺在这个高考刚完、书本杂物零乱的寝室内。这时,收音机里传出《何德何能》的乐声—— “我的她/美丽而善良/聪明而简单/深情而倔强”。也许它唤起了某种感念,在一个告别的季节,那温柔而不忍的声音让人想起所有那些梧桐树下淡黄色灯光照亮的夜晚,那些失措的身影,那些丢失了方位、从此流浪在我们记忆里的心思。

  那时候哪里知道一夕的沉吟,竟会是十余年的彷徨——虽然高晓松已经在说,“忧伤是一种终生残疾”。尽管忧伤无法概括黄舒骏,但我却是在一种绵长的忧伤中,邂逅黄舒骏,并开始不断反刍那恍惚而美好的岁月。黄舒骏在开场时说:“我蛮为底下可能有一些看起来明明比我大,却说他听我的歌长大的人,我为他们感到很紧张。”——他是对的,5月9日来到《为你疯狂——黄舒骏 2009上海演唱会》现场的,很多是守候了他十余年甚至二十余年的听歌人,忐忑是因为那些歌声,伴着那些日子,已被我们美化为生命的伊甸园。

  《何德何能》是黄舒骏的第4张专辑,此前,他已发行了更为知名的《马不停蹄的忧伤》(1988)与《雁渡寒潭》(1989)——在《台湾流行音乐百张最佳专辑》中,分别位列第53位和第56位。传唱颇广的《未央歌》、《恋爱症候群》等,都收录在这两张专辑中。

  在上海的这场演唱会与《马不停蹄的忧伤》之间,隔着21年的光阴。黄舒骏反复提起“21年”——这是我们需要接受的改变。他说:“你们一定要接受黄舒骏的改变,因为你们看到我的改变,你们才能接受你们自己的改变,其实大家都长大了。”只是,长大,与所谓成熟,从来不能等同。

  现场没有出现《单纯的孩子》以及《未来的街头》,尽管台下此起彼伏的喊声再三提醒着台上人。黄舒骏说,他已经没有资格唱《单纯的孩子》了。这个唱过“是谁教我这么多事/是谁教我这么多不是/我多么希望永远不懂这些以前不懂的事”的大男人,如今在选秀节目的评委席上因“毒舌”而受人崇拜、遭人非议。演唱会的前排是些挥舞着荧光棒的孩子,也许是在他担任评委后才喜欢上他的,黄舒骏以过来人的语气劝告他们:“外表真的是不可靠的。”

  而21年,时间会排定座次然后让黄舒骏也服输,那《三代之间》“企图创作出流行乐坛中极少数可进入‘史册’中的重量级作品,而且能结结实实地击倒罗大佑的《鹿港小镇》、《亚细亚的孤儿》、《现象七十二变》”的诳语,21年后被黄舒骏诠释为最成功的营销。而时间也渐渐证明黄舒骏个人认可与其成功之间的偏差,《三代之间》没有造就他的地位,相反是《未央歌》,是《恋爱症候群》,是《马不停蹄的忧伤》,这些为青春哀婉的音乐。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想要写出历史,历史证明他只能写他自己。

  乐评人李皖曾经撰文比较黄舒骏与罗大佑的歌,“黄舒骏写那些歌,因为他自己被触动了,他情难自抑,不能自已,而罗大佑写那些歌,始终带有一种文化上的机心。”如果写歌亦有主体性写作与对象性写作,那么在两位同样很重要的创作者那里,你能看到区别。吐脯归心,对于黄舒骏而言是那样自然,乃至于创作时“经历过接近于自我毁灭的状态”。

  黄舒骏尝言,他写歌,有一种类似于圈地为王的想法,“总是希望我把它写得不需要有别人再来写这个主题了”。《马不停蹄的忧伤》的刻骨——“远方的世界有着一位姑娘和美好前程等着你/可爱的男孩!吉卜赛的我不值得你为我停留倾心”——他从一场感情流浪到另一场感情,从这里流浪到远方,“马不停蹄/我究竟要到哪里”。是年少的爱情,又不仅仅是爱情,在黄舒骏写来唱来,这彻骨的悲伤更像一声叹息,萦绕不去,照彻我们人生宿命的孤单。

  而《未央歌》,灵感得自于鹿桥同名小说。该小说是当时台湾地区高中生和大学生几乎人手一册的读本,但黄舒骏写这首歌,并非留恋这本书,而是爱“少年的我十未央歌十少年的我的感动与梦”,怀念“往日那种质地粗糙却至真至情的喜悦”。可能就像《单纯的孩子》中唱的,那个懂了这么多事、懂了这么多不是的成人,在《未央歌》那个显然近乎于卡通的世界里,希望自己依然能够痴情一辈子。

  用“少年的我的感动与梦”来审视黄舒骏将近13年的创作与演唱(从1988年的《马不停蹄的忧伤》到2001年的《改变1995》),可谓准确的概括。带着这个梦,有些人从来不合时宜,从来无法释怀,黄舒骏则收集起了其间曲折的情怀。也正因此,黄舒骏调侃了生活,调侃了爱情——可以《恋爱症候群》等歌为证,不过这只是起点,一切深沉的爱的起点。《恋爱症候群》,这首长达989字的歌曲,以看透世事的调笑开始并达到高潮,却在最后回归到深情的回忆与赞颂。

  “常常我感到生命是如此的孤寂,也就因此,我努力用更大的热情去解脱这样不安的情绪,以真诚的笔触写成音乐的诗篇。”黄舒骏为《雁渡寒潭》如是写道。

  这便是了,世事了然,却又痛彻心扉——这是黄舒骏,也是无可救药的我们,内心无法告别的“青春”。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