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水][我的MP3日记]下雨天和一个关于哭的问题
作者:heroine 提交日期:2005-1-18 于天涯社区
时间:2005年1月18日
天气:雨
我在公司(下午6点37分)
早上一出门天就在下雨。
说实话我烦极了这样的雨天,若是夏天,它可以飘泼地下,淋也淋个痛快,可这阴冷冬天的绵绵细雨,一丁点一丁点地如此吝啬,我恨得咬牙切齿。
上车,16路最后一个座位,插上耳机,按下PLAY,今天的菜色是这样:
《月城月色Ⅰ》:另外二位同志新专辑里的第一首歌。用彝族人的口弦拨出的旋律分外动听,间或还能听到用提琴弓拉响的贝斯,和一种类似医用捏子一样的民族乐器(不知道名字),欢庆的人声这时候也不过变成了乐器一种,光听旋律就喜欢上了。
Lazy:一首老歌,出自Suede九六年专辑“coming up”。旋律自然是漂亮,更关键还是Brett Anderson那撩人的嗓子,唱到“you and me are so lazy”的时候,我得感谢幸好不是在痛苦挣扎起床时段听到这首歌,否则今天早上的工资肯定泡汤。
《暗室》:“暗室”乐队的一首歌,收录在《摩登天空3》那张合辑里。喜欢里面那段中音的小提琴SOLO,旋律“忧”美得紧,不如一般小提琴拉得悠扬,却那么扎实地来,“寂静和寂静开始对抗,形状和形状开始变形……”,说梦话的感觉,适合没睡醒的时候听。
beautiful ones:仍是Suede那张“coming up”里的歌,节奏和旋律都不错,不过记得以前是不大喜欢的,后来看了这首歌的video,里面的Brett虽然已经有了中产明星的迹象,可仍然让人流口水。video拍得精巧,尤其是从各种事物上——比如易拉罐,衣服商标上找到歌词中的关键词,妙。
new generation:还是Suede,我最喜欢的早期专辑“dog man star”里我最喜欢的一首歌。那时候的suede还散发着糜烂之美,“I wake up everyday, to find her back again……to take the pills to find each other”,每次听它,我都会想:好像我也有那种青葱岁月吧。
San Francisco:《阿甘正传》电影原声里的一首插曲。其实这首歌在电影里是什么样的我已经记不得了,但听到它总能让我想到美国的六、七十年代,那时候新文化运动正在兴起,那时候花童们还很年轻。“花童已死,理想不再”,当下心有戚戚。
纪念李小龙:大懒堂的一首歌,名字记不住,只知道是纪念李小龙的。一直很喜欢大懒堂那种夹band的hip hop,DJ TOMMY世界一流。这首歌在LMF的大部分作品里算是旋律突出好听的,梳两个小辫的主说声音很有磁性,唱抒情的话绝对是一高手。不过他们人多,说的也层次丰富,各种声音感觉都有。可气的是我一直很想听出李灿森但就是一直听不出来。
Sunday park:《燕尾蝶》里的一首歌,就是那个女主角唱的。她的声音很细小,也很谨慎,正因为如此,才给了这首歌不一般的味道。简单的编曲里面,女主角声音不紧不慢地来,像始终被什么东西压着。如果你有过那种被人压制不敢大声说话可又实在想说的经历,那么听这首歌就有共鸣了。
《一个好人》:F4之一朱孝天同学的新专辑“on ken’s time”里的一首。下这张专辑主要是想听听号称只听国外音乐并奉beatles为圣经的朱孝天做音乐究竟是什么样的。当然,惊喜肯定没有,独这首歌感觉不错。编曲很好,特别是前后段出现的类似口弦的声音,整个还带点R&B味道,旋律上也非常讨好,但和声完全是一派成熟的商业流水线味道。
《最后的大懒堂》告别专辑三首歌:因为是COPY的MP3,没写歌名,这三首是印象里好听的,一个说得丰富,一个唱得丰富,一个scratch很厉害。
no woman no cry:雷鬼之父bob marley最著名的那首歌了。昨天在公司电脑里找到的,顺便又重温一把。好喜欢他满头的大辫子啊,在阳光下沙滩上一边弹琴一边跳舞应该很漂亮。
I remember everything等三首:大野洋子三年前的专辑里的。这个老女人真厉害,也够神经质,但那张专辑里独爱这首歌,原因是我能很容易听懂歌词!当然,有时候伴随一首歌的,还有记忆,一些会淡漠却不会遗忘的记忆。
《陈柯1号》前两首:陈柯是我认识的一个朋友,《陈柯1号》是他从每年听过的中东电子中精选出的一组歌曲所刻成的盘,名字是颓吧老板给取的。记得起初听到《陈柯1号》时的惊艳,因为它出色的节奏,精致的旋律,恰到好处的混音还有浓烈的异域异教味道,直到近些年听得多了,但凡遇到类似音乐都有耳朵腻出油的感觉。偶尔听听倒也无妨。
《快乐吗》:高旗或者说“超载”上一张专辑里的歌,当时被乐评骂得体无完肤。高旗擅长华丽的词藻,这一回归于了生命的平凡。歌词仍是隽永,一到城市下雨的时候,我都会下意识地哼起“下雨了,婆娑的世界在雨中舞动,真实与梦境谁会更浓”,无论如何,它的旋律是美的,意境是美的,当然高旗也是男色美人来的。
《停不住的爱人》:罗大佑新专辑《美丽岛》中的新歌,这些天已经听了不下百遍。一周前我的前男友把这首歌推荐给我,说这是他送给我的礼物。一周后我把这首歌发给阿冢,阿冢说这首歌让他把眼泪包在眼眶里一直掉不下来。莫非男性同胞听到这首歌都会这样?至少我那个前男友与阿冢都是。
《美丽城》01、02、03:自王磊新专辑《美丽城》,一张川剧与电子乐完美结合的好东西。王磊的电子乐并不适合跳舞,它冗长,没有一句歌词,只有稀疏的人声与川剧折子戏桥段,变化出人意料,反复教人不安,可是听它的时候,真的脑子里面可以空白一片,什么也不想,完全让音乐主宰身体,难怪张晓舟会说“和美丽城一起飞”。
《钢铁是怎样没有炼成的》:“木推瓜”收录在《麻音乐》里的一首歌。这个“木推瓜”当年很了不起呀,音乐的丰富自不说,主唱宋雨哲的嗓子堪与废墟周云山并称“二怪”。不过这首歌好听归好听,但是很吵很吵,今天早上在16路车上我就跳过没听。
窦唯《艳阳天》四首:我都没有记名字,没选到“你穿的衣裳很普通但很漂亮”那一首,所以就没听了。窦唯的专辑里,个人最喜欢《艳阳天》,平淡平凡从容宽怀,就是这样。
大悲咒佛经音乐:音乐化、旋律化、流行化的“大悲咒”,听佛音的习惯是以前看鬼话时养成的,每到惊魂不定时,就要把佛音拿出来听一听。这首不一样,它是流行化的“大悲咒”,总共长十多分钟,真的可以抚平情绪,挺玄妙。
《磁谷》:成都早期乐队“襁褓”DEMO专辑《发育过程中下落》中的一首歌,讲的是母爱太有力量。“妈妈,我真的很爱你,可我能否把生命还给你?”,那时候的主唱袁晴还操着一口流利的“川普”,唱歌时也不例外。可我喜欢他的声音,甚至可以说迷恋。
PS:
今天忙得要死,从早上一到公司到现在加班进行中,一刻都没有停过。在忙碌的时候当然不容易想到哭这个话题,但恰恰就是忙里偷闲的短短几分钟里,就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哭。可能这个事实说明,上班的时候最好不要轻易偷懒。
听我妈说,我小时候很少哭,从柜子上摔下来,把滚水喝进嘴里,被我爸教训饱尝皮肉之苦,我的表现都跟个二傻子似的——不会哭。那时候,我妈真以为她的孩子不正常。
后来长大了,泪腺也发育成熟。现在的这条泪腺,不仅是成熟,而且还相当发达,经常就要分泌水分。看电影的时候要感动地哭,被欺负时要委屈地哭,荷兰队输了的时候要伤伤心心地哭,现在甚尔至于,一不留神就要哭出来。所以,如此容易哭,我不得不躲进厕所里,或者藏进被子里,总之,把脸埋起来,把声音收进去,毕竟,如果当街泪流满面还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
今天的菜色里,《停不住的爱人》和“No woman no cry”都提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