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转帖]狗子:从崔健到修车俱乐部 与时俱退的听音乐

[转帖]狗子:从崔健到修车俱乐部 与时俱退的听音乐

狗子:从崔健到修车俱乐部 与时俱退的听音乐
--------------------------------------------------------------------------------
http://music.tom.com2006年05月10日来源:《音乐周刊》狗子

  上世纪80年代初,正值文学热,那时我在上高中,我和朋友们办了份跨学校的文学杂志,北京八中是我们去的次数最多的一个学校,这倒不是因为那儿的文学水平(不是作文水平)有多高,而是因为我正追求那儿的一个初中女生。最终初中女生没追到手,反倒和初中女生她们班几名爱好文学的男生成了朋友,其中有一个叫王阳的,瘦瘦小小,正在发育之中,他不怎么写东西,但他因为家里人的关系认识杨炼(朦胧诗主将之一),他给我们带来了杨炼的诗集,我们如获至宝。我记得那时我们常在八中附近的胡同里抽烟聊天,王阳有时就坐在旁边抱着把吉他拨弄来拨弄去,算是背景音乐。此人就是老狼。在此声明一点,《同桌的你》中的那个女生,不是我追的那位,老狼那时个矮坐前排,我追的那位个高坐后排。

  大学时代,我听的最多的应该是罗大佑、李宗盛、李恕权,都是翻录的磁带,没有歌词,我们只能一句一句地对,然后记录在本上,很多歌词只能意会,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记录,让我对那些歌词记忆深刻,现在去卡拉OK点罗大佑的歌我可以闭着眼睛唱,我还可以告诉你《未来的主人翁》中结尾的那句“飘来飘去就这样飘来飘去”一共重复了64遍。

  1987年,终于有了崔健。那是朋友的朋友去首体听那场音乐会时用板砖录音机录的,而且大概那个朋友坐在后排,录的效果极差,但就是在这一片混沌的音质中还是被崔健那一嗓子“我曾经问个不休”深深打动了,一度还曾模仿崔健的“马鬃式”发型(两鬓较秃前屁帘后盖脖子),从此 近20年来成为崔健的铁杆歌迷,他的每张专辑是必买的,买回家必是反复听的,直到《给你一点颜色》,至此我有了一点变化,就是这张专辑我大概只听了两三遍,它渐渐被压在了我那一摞CD中靠底层的位置。

  不仅对崔健,我在听音乐方面的变化还有很多,最明显的就是听的音乐越来越少了,记得我一度还曾是北京音乐台张有待的忠实听众,我那半导体的指针永远固定在97.4,如今我是北京交通台和北京文艺台的忠实听众,交通台固定收听每天下午一点半潮东王维的“修车俱乐部”,我不会开车但喜欢听他俩贫,还有就是凌晨五点有时会听“一笑堂”,文艺台固定收听下午三点的“开心茶馆”,有时也听早七点的“空中笑林”,这么一想,我这变化还是挺大的,以往我经常在傍晚时分把着瓶啤酒在轻重缓急的摇滚乐中发呆冥想乃至大醉,如今的我,一天到晚伴随着广播里的相声以及脱口秀,一个人傻笑不断。

  说回老狼,他也早就不是那个发育不全的小男生了,这20年中,他也算红遍天下了,但其实他变化不大,还是那么随和,还是不怎么写东西,我们是非常不错的酒友。

TOP

[转帖]狗子:从崔健到修车俱乐部 与时俱退的听音乐

狗子:从崔健到修车俱乐部 与时俱退的听音乐
--------------------------------------------------------------------------------
http://music.tom.com2006年05月10日来源:《音乐周刊》狗子

  上世纪80年代初,正值文学热,那时我在上高中,我和朋友们办了份跨学校的文学杂志,北京八中是我们去的次数最多的一个学校,这倒不是因为那儿的文学水平(不是作文水平)有多高,而是因为我正追求那儿的一个初中女生。最终初中女生没追到手,反倒和初中女生她们班几名爱好文学的男生成了朋友,其中有一个叫王阳的,瘦瘦小小,正在发育之中,他不怎么写东西,但他因为家里人的关系认识杨炼(朦胧诗主将之一),他给我们带来了杨炼的诗集,我们如获至宝。我记得那时我们常在八中附近的胡同里抽烟聊天,王阳有时就坐在旁边抱着把吉他拨弄来拨弄去,算是背景音乐。此人就是老狼。在此声明一点,《同桌的你》中的那个女生,不是我追的那位,老狼那时个矮坐前排,我追的那位个高坐后排。

  大学时代,我听的最多的应该是罗大佑、李宗盛、李恕权,都是翻录的磁带,没有歌词,我们只能一句一句地对,然后记录在本上,很多歌词只能意会,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记录,让我对那些歌词记忆深刻,现在去卡拉OK点罗大佑的歌我可以闭着眼睛唱,我还可以告诉你《未来的主人翁》中结尾的那句“飘来飘去就这样飘来飘去”一共重复了64遍。

  1987年,终于有了崔健。那是朋友的朋友去首体听那场音乐会时用板砖录音机录的,而且大概那个朋友坐在后排,录的效果极差,但就是在这一片混沌的音质中还是被崔健那一嗓子“我曾经问个不休”深深打动了,一度还曾模仿崔健的“马鬃式”发型(两鬓较秃前屁帘后盖脖子),从此 近20年来成为崔健的铁杆歌迷,他的每张专辑是必买的,买回家必是反复听的,直到《给你一点颜色》,至此我有了一点变化,就是这张专辑我大概只听了两三遍,它渐渐被压在了我那一摞CD中靠底层的位置。

  不仅对崔健,我在听音乐方面的变化还有很多,最明显的就是听的音乐越来越少了,记得我一度还曾是北京音乐台张有待的忠实听众,我那半导体的指针永远固定在97.4,如今我是北京交通台和北京文艺台的忠实听众,交通台固定收听每天下午一点半潮东王维的“修车俱乐部”,我不会开车但喜欢听他俩贫,还有就是凌晨五点有时会听“一笑堂”,文艺台固定收听下午三点的“开心茶馆”,有时也听早七点的“空中笑林”,这么一想,我这变化还是挺大的,以往我经常在傍晚时分把着瓶啤酒在轻重缓急的摇滚乐中发呆冥想乃至大醉,如今的我,一天到晚伴随着广播里的相声以及脱口秀,一个人傻笑不断。

  说回老狼,他也早就不是那个发育不全的小男生了,这20年中,他也算红遍天下了,但其实他变化不大,还是那么随和,还是不怎么写东西,我们是非常不错的酒友。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