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转帖]《时尚》2005.6—林夕:香港词坛教父

[转帖]《时尚》2005.6—林夕:香港词坛教父

在香港、在娱乐圈、在华语流行乐史,林夕既是一个人的林夕,也是人山人海的林夕。一个疏离的人、一个神经的人、一个隐现在近3000处歌声后面的人、一个单枪匹马更新了华语乐坛的人,这个人不可能不是他自己,也不可能只是他自己。当张国荣在重重心事后幻灭无常,当王菲在恍惚人间里自演自唱,当黄耀明在奇异世界中春光乍泄,林夕都在他们之中,就像他们每个人的精神镜像,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现在,对于华语流行音乐,就像不能想象如果没有罗大佑一样,我们同样不能想象如果没有林夕,会是怎样?20年创作历程、近3000首词章、无数次大奖、经常性地占据半壁排行榜,林夕造就了一个一个人的神话。在这个神话里,有林夕的罗大佑、林夕的张国荣、林夕的王菲、林夕的黄耀明、林夕的陈奕迅……

1961年,林夕生于香港。那时,他的名字叫梁伟文。当他把简体版的“梦”字拆开时,这个字就干脆利落地分开了。从“林夕”开始,他走进了自己的九又四分之三的站台,开始了那场关于梦想的旅行。

在黄沾、卢国沾、郑国江等人的上世纪80年代,林夕在各种歌词比赛中每每斩获头奖,但直到1989年,两首同为林夕填词的——张国荣的《无需要太多》和谭咏麟的《八十岁后》互相较衡冠军榜,林夕才正式为词坛所侧目。接着,林夕进入罗大佑音乐工厂,写出带有中国传统诗人情怀的一批杰作。1996年,林夕包揽了张国荣《红》的全部歌词,成了“哥哥”的心灵代言人,并且越发成为了一个分身无数,雌雄同体的创作人。从此后,王菲、黄耀明、莫文蔚、陈奕迅、郑秀文、林忆莲等所有一线香港歌手几乎全在唱着林夕的歌。

“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在香港称林夕是“词坛教父”并不为过,因为,当今华语歌坛,有声频处即可闻林夕词。

成长:春光乍泄少年时

但愿你的眼睛只看得到笑容/但愿你流下每一滴泪都让人感动/但愿你以后每一个梦不会一场空——王菲《人间》

林夕是父亲第三个妻子的第三个儿子,而他的父亲是一个即使在吃饭也随时可能暴怒的人。于是这个瘦弱的孩子开始学会逃避,离开家,在让人头晕的风里骑车和抽烟,然后像很多叛逆的香港孩子一样去参加乐队。后来,从香港大学文学院毕业,林夕知道了自己的今生所为,于是开始在白日梦中操持文字。林夕发现了黄沾,于是他选择了歌词。

在那个全社会都被《壮志凌云》和《铁血丹心》鼓舞的香港,他写出了自己最早的词作:“夜深人静小小女孩看天,细数奇妙星星处处闪……”并不存在一个偶然的林夕,一切都像一枚必然的种子那样慢慢呈现了出来.无论是在做大学助教,还是报刊编辑,林夕始终是歌词中的林夕,甚至放弃了硕士学位论文而全身投入词作。1986年,就是在罗大佑与群星共唱《明天会更好》、崔健吊着裤腿第一次吼出《一无所有》的这年,林夕凭着给Raidas写出的三首词作正式晋身为专业词人。

COSMO:从什么时候开始对填词产生兴趣?

林夕:很小时就已经有这个想法。那时候看电视,见到黄沾先生的歌词,觉得很过瘾。很奇怪,觉得可以结合音乐和文字是很有趣的事情。

COSMO:可以说一下你的家庭吗?

林夕:我的父亲有很多老婆,在那个时候也是合法的。我是嫡系,最小的那个。妈妈是爸爸最小的老婆,我是家里最小的儿子。没有和大家住在一起,各自分开的。

COSMO:这样的家庭环境,对你的性格有没有影响?

林夕:培养了我坚毅的性格。因为我父亲脾气很暴躁,让我习惯了吵吵闹闹的家庭生活。内心对这个状况很想反抗,但是表现出来却很柔顺。

COSMO:与家里人联系得多吗?

林夕:比较疏离。家庭聚会的时候会碰面,比如母亲节,妈妈生日等,不算特别亲密。一般人都是这样的了,跟朋友比较亲,与家人反而比较疏,要看缘分。

COSMO:这些年来,你所走的路算得上是一帆风顺吗?

不算。从参加比赛到被人赏识,经过很多年,约有六七年的时间。期间的等待很辛苦,当然说不上挫败,但是决不能说是一帆风顺。参加比赛纯粹是为了让人认识,希望诱惑到监制让我填词,但是他们很久才上钩。差不多到上个世纪90年代,找我的人才开始多。

词艺:守望麦田阿修罗

每个人都是单行道上的跳蚤/每个人皈依自己的宗教/每个人都在单行道上寻找/没有人相信其实不用找——王菲《单行道》

就像有论者甚至将电影只分成两个阶段:戈达尔之前与戈达尔之后。对于近20多年华语流行音乐的歌词,我们甚至也可只分成两个阶段:林夕之前与林夕之后。

就华语乐坛而言,林夕的贡献不但在于写尽了各种人性各类题材,而在于林夕在这里建立了一种全新的语感。在林夕的词中,中国古典词汇里依然鲜活的部分与现代词汇的有机融合、独特瑰丽的意想与自然无碍的意念的自如联想,使得林夕的词从简单的生活描述和人生口号中超脱出来,构成了一个可以深入其中尽陷身心的词语世界。

在自我世界里漫游的人又敏感又骄傲,就像林夕自己所言:“我常告诉自己,像失恋那样的痛苦都过得了,还有什么过不了的.有时想想,自己是幸运的,我这十年所做的事,可能是别人两辈子才能完成的,况且,歌词创作是我所热爱的。”

COSMO:填词需要灵感吗?

林夕:填词是技术与灵感的结合。一个人有洞察力的话,看到一件事马上就会有一个看法,用不着等一个灵感。

COSMO:你认为自己很有自信,还是很自恋呢?

林夕:一定要有自信才能写出好东西,如过太谦厚,写一个字都觉得会被人笑,不可能写得出东西来。多少要对自己的东西有点自恋,你才会去痛惜它,不断想它更好。

COSMO:林燕妮曾经说,黄沾到晚年的时候很少人找他填词,话语中非常唏嘘。作为后起之秀,你是不是也有份淘汰这位前辈?

林夕:不是这样的,我们之间相隔几代呢,中间还有林振强、潘源良等等。我没有淘汰沾叔,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需要。我听到林燕妮这么说,我觉得她不应该这么说,不要将这个残忍的事实,赤裸裸地说出来,我听了很难过,真的难过。原来黄沾这么豁达的人,也还是很介怀,很介怀时代在填词方面好象不再需要他。我很介怀他的介怀。

COSMO:你刚才说自己不是直接淘汰黄沾的那一代人,中间有其他人。我想问如果将来有后起之秀,能力在你之上又威胁你的江湖地位,你会如何自处?

林夕:一定会有那一天的来临……我刚才说,听见林燕妮的话很不开心,是因为我终会遇上那一天,如果黄沾都会那么不开心,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那种境界去处理这些问题。我这么喜欢写歌,必然有一天被淘汰,当然会不开心。但是不开心在我们生活中每天都发生,应该懂得怎么处理不开心。

情感:风月宝鉴半生缘

爱若为了永不失去/谁勉强娱乐过谁/爱若难以放进手里/何不将这双手放进心里——陈奕迅《人来人往》

林夕是一个疏离于外的人,但他的感情并不古怪,他会在罗大佑演唱会上因听到自己的旧作而差点落泪、他会在颁奖礼上像孩子寻找伙伴一样喊华仔华仔、他会在夜摊上与黄耀明通宵探讨歌词像两个孩子鼓捣心爱的玩具、他会说:“喜欢一个人就像喜欢一个风景,旅行过后,总不能把风景也带走,只好让它存留在那里。”

林夕还有一段名言:“一个好的填词人应该是雌雄同体,起码我是这样认为。”说这话时,他的心里一定想着他心中最亲密的艺术伴侣:张国荣。张国荣与林夕,一个是同性爱的天使,一个是要追求雌雄同体的诗人,如果张国荣今生没有遇见林夕,不知道他的心声怎样在歌声中辗转出来,如果林夕今生没有遇见张国荣,不知他的词作会不会失掉一半幻美?

就像张爱玲所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间,在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碰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句:哦,你也在这里?

COSMO:4月1日是“哥哥”的死忌,你愿意与我们分享一些以往的片段吗?

林夕:啊,已经说过很多啦,不想再说。不如我说,经过一段日子,一年、两年,我越来越了解他的决定,我了解到他被那种病所折磨得很辛苦。

COSMO:“哥哥”说过他最喜爱的歌是《我》,因为歌词代表他的心声。你作为填词人,可以说说当时的创作历程吗?你们是不是心灵相通达到了不言而喻的程度?

林夕:不是。他曾经跟我说过自己的想法,开始的那几句,是根据一部电影《假凤虚凰》的对白填进去的——I am what I am。接着他告诉我要写着个题材,我就去写。我们是有沟通的。

COSMO:“哥哥”最后选择的演绎方法,与你的想法有差异吗?

林夕:差不多。我猜到会是这样的。

生活:开到酴醾迷魂记

就算一屋暗灯照不穿我身/仍可反映你心/让这口烟跳升我身躯下沉/曾多么想多么想贴近/你的心和眼口和耳亦没缘份/我都捉不紧——王菲《暗涌》

林夕的生活既是梦游者的天堂也是苦行僧的炼狱。在近3000首的词作后面,是林夕十年如一日的灵感挖掘与身心受制。

长期连续不停的填词任务,虽然没摧毁灵感,但破坏了了吝惜的身体和神经。对于林夕而言,很多夜晚都是失眠的夜晚,很多时刻都是筋疲力尽的时刻,以虐待身体的方式调遣着灵感不是痛并快乐着,而是苦并快乐着。

有点神经,有点自闭,有点脆弱,手机总是请你留言,永远要穿外套、说话是常跑偏、口中不能无烟……不能要求一个天才像平常人那样思考,所以我们也不能要求一个天才像平常人那样生活。此时,就让天才自己炼自己吧。

COSMO:听说你有情绪病,是抑郁症吗?大概多久了?

林夕:不是抑郁症,是经常焦虑症。只是这一两年的事。每天需要吃大量的药。我就知道很多人会联想这病和我工作有关,听见抑郁症就想大做文章。其实,这个病跟我的创作工作,一点关系也没有。

COSMO:你不爱被采访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林夕:我喜欢与人交谈,喜欢告诉别人自己在想什么。但是做采访,有点怪。例如做一个访问,杂志想做得漂亮一点,需要化妆,需要这样那样,很烦。

COSMO:有人认为你成名以后,摆出拒人千里的态度,不但很少出来走动,就连约你出来采访,你也推来推去。你是否较以前高傲?

林夕:你说的是不是真的?我没有拒人千里,我不觉得自己高傲。至于访问,一年总有一两个,两三个,其实不算特别高傲。有些采访拖得就拖,比如《壹周刊》、《明周》,他们约我做采访,我说迟点,他们又让我迟点,那么我就迟点啦。

COSMO:听说你上次推说不去采访的理由是脸太胖?

林夕:是呀,我的脸突然暴胀,是真的。

COSMO:你认为自己爱美吗?

林夕:不算,不过不想自己难看。起码是对自己外貌的一种尊重。

策划、执行/芮菀菀 采访/陈毅桦(香港) 文/罗碰碰 摄影/陈旭人人 摄相助理/穆它图、顾公化妆/WILL WONG(香港) 发型/ELAINE WONG(香港) 灯光/FOTOBOX STUDIO(香港) 特别感谢/文隽(香港金像奖主席)、JANICE PUN(香港积垒工作室)

文字:

背面——对于媒体来说,林夕是个才华横溢,却甚少暴光的“神秘人”。他给人的印象总是——背影,他不断地填词,却永远藏在音乐和歌手的身后,他的FANS不比台前明星的少,而人们却很少在媒体报道中见到他。《时尚·COSMO》就请林夕转身,面对喜欢他的读者。

妆面——平时几乎不接受任何媒体采访和拍照的林夕此次很开心地接受了《时尚·COSMO》的专访,并且极力呈现出最好的面貌给读者。因此,尽管不喜欢化妆,但林夕还是乖乖地接受造型师的摆弄,不过他仍旧坚持穿自己喜欢的衣服,摆自己习惯的姿势。

笑面——很少面对照相机镜头的林夕突然置身在闪光灯下,难免感到紧张和局促,他的情绪波动也令在场的工作人员都随着他紧张起来……在拍摄顺利进行了2个多小时后,林夕才开始慢慢适应了镜头,并逐渐放松了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现场气氛顿时变得轻快起来。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转帖]《时尚》2005.6—林夕:香港词坛教父

在香港、在娱乐圈、在华语流行乐史,林夕既是一个人的林夕,也是人山人海的林夕。一个疏离的人、一个神经的人、一个隐现在近3000处歌声后面的人、一个单枪匹马更新了华语乐坛的人,这个人不可能不是他自己,也不可能只是他自己。当张国荣在重重心事后幻灭无常,当王菲在恍惚人间里自演自唱,当黄耀明在奇异世界中春光乍泄,林夕都在他们之中,就像他们每个人的精神镜像,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现在,对于华语流行音乐,就像不能想象如果没有罗大佑一样,我们同样不能想象如果没有林夕,会是怎样?20年创作历程、近3000首词章、无数次大奖、经常性地占据半壁排行榜,林夕造就了一个一个人的神话。在这个神话里,有林夕的罗大佑、林夕的张国荣、林夕的王菲、林夕的黄耀明、林夕的陈奕迅……

1961年,林夕生于香港。那时,他的名字叫梁伟文。当他把简体版的“梦”字拆开时,这个字就干脆利落地分开了。从“林夕”开始,他走进了自己的九又四分之三的站台,开始了那场关于梦想的旅行。

在黄沾、卢国沾、郑国江等人的上世纪80年代,林夕在各种歌词比赛中每每斩获头奖,但直到1989年,两首同为林夕填词的——张国荣的《无需要太多》和谭咏麟的《八十岁后》互相较衡冠军榜,林夕才正式为词坛所侧目。接着,林夕进入罗大佑音乐工厂,写出带有中国传统诗人情怀的一批杰作。1996年,林夕包揽了张国荣《红》的全部歌词,成了“哥哥”的心灵代言人,并且越发成为了一个分身无数,雌雄同体的创作人。从此后,王菲、黄耀明、莫文蔚、陈奕迅、郑秀文、林忆莲等所有一线香港歌手几乎全在唱着林夕的歌。

“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在香港称林夕是“词坛教父”并不为过,因为,当今华语歌坛,有声频处即可闻林夕词。

成长:春光乍泄少年时

但愿你的眼睛只看得到笑容/但愿你流下每一滴泪都让人感动/但愿你以后每一个梦不会一场空——王菲《人间》

林夕是父亲第三个妻子的第三个儿子,而他的父亲是一个即使在吃饭也随时可能暴怒的人。于是这个瘦弱的孩子开始学会逃避,离开家,在让人头晕的风里骑车和抽烟,然后像很多叛逆的香港孩子一样去参加乐队。后来,从香港大学文学院毕业,林夕知道了自己的今生所为,于是开始在白日梦中操持文字。林夕发现了黄沾,于是他选择了歌词。

在那个全社会都被《壮志凌云》和《铁血丹心》鼓舞的香港,他写出了自己最早的词作:“夜深人静小小女孩看天,细数奇妙星星处处闪……”并不存在一个偶然的林夕,一切都像一枚必然的种子那样慢慢呈现了出来.无论是在做大学助教,还是报刊编辑,林夕始终是歌词中的林夕,甚至放弃了硕士学位论文而全身投入词作。1986年,就是在罗大佑与群星共唱《明天会更好》、崔健吊着裤腿第一次吼出《一无所有》的这年,林夕凭着给Raidas写出的三首词作正式晋身为专业词人。

COSMO:从什么时候开始对填词产生兴趣?

林夕:很小时就已经有这个想法。那时候看电视,见到黄沾先生的歌词,觉得很过瘾。很奇怪,觉得可以结合音乐和文字是很有趣的事情。

COSMO:可以说一下你的家庭吗?

林夕:我的父亲有很多老婆,在那个时候也是合法的。我是嫡系,最小的那个。妈妈是爸爸最小的老婆,我是家里最小的儿子。没有和大家住在一起,各自分开的。

COSMO:这样的家庭环境,对你的性格有没有影响?

林夕:培养了我坚毅的性格。因为我父亲脾气很暴躁,让我习惯了吵吵闹闹的家庭生活。内心对这个状况很想反抗,但是表现出来却很柔顺。

COSMO:与家里人联系得多吗?

林夕:比较疏离。家庭聚会的时候会碰面,比如母亲节,妈妈生日等,不算特别亲密。一般人都是这样的了,跟朋友比较亲,与家人反而比较疏,要看缘分。

COSMO:这些年来,你所走的路算得上是一帆风顺吗?

不算。从参加比赛到被人赏识,经过很多年,约有六七年的时间。期间的等待很辛苦,当然说不上挫败,但是决不能说是一帆风顺。参加比赛纯粹是为了让人认识,希望诱惑到监制让我填词,但是他们很久才上钩。差不多到上个世纪90年代,找我的人才开始多。

词艺:守望麦田阿修罗

每个人都是单行道上的跳蚤/每个人皈依自己的宗教/每个人都在单行道上寻找/没有人相信其实不用找——王菲《单行道》

就像有论者甚至将电影只分成两个阶段:戈达尔之前与戈达尔之后。对于近20多年华语流行音乐的歌词,我们甚至也可只分成两个阶段:林夕之前与林夕之后。

就华语乐坛而言,林夕的贡献不但在于写尽了各种人性各类题材,而在于林夕在这里建立了一种全新的语感。在林夕的词中,中国古典词汇里依然鲜活的部分与现代词汇的有机融合、独特瑰丽的意想与自然无碍的意念的自如联想,使得林夕的词从简单的生活描述和人生口号中超脱出来,构成了一个可以深入其中尽陷身心的词语世界。

在自我世界里漫游的人又敏感又骄傲,就像林夕自己所言:“我常告诉自己,像失恋那样的痛苦都过得了,还有什么过不了的.有时想想,自己是幸运的,我这十年所做的事,可能是别人两辈子才能完成的,况且,歌词创作是我所热爱的。”

COSMO:填词需要灵感吗?

林夕:填词是技术与灵感的结合。一个人有洞察力的话,看到一件事马上就会有一个看法,用不着等一个灵感。

COSMO:你认为自己很有自信,还是很自恋呢?

林夕:一定要有自信才能写出好东西,如过太谦厚,写一个字都觉得会被人笑,不可能写得出东西来。多少要对自己的东西有点自恋,你才会去痛惜它,不断想它更好。

COSMO:林燕妮曾经说,黄沾到晚年的时候很少人找他填词,话语中非常唏嘘。作为后起之秀,你是不是也有份淘汰这位前辈?

林夕:不是这样的,我们之间相隔几代呢,中间还有林振强、潘源良等等。我没有淘汰沾叔,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需要。我听到林燕妮这么说,我觉得她不应该这么说,不要将这个残忍的事实,赤裸裸地说出来,我听了很难过,真的难过。原来黄沾这么豁达的人,也还是很介怀,很介怀时代在填词方面好象不再需要他。我很介怀他的介怀。

COSMO:你刚才说自己不是直接淘汰黄沾的那一代人,中间有其他人。我想问如果将来有后起之秀,能力在你之上又威胁你的江湖地位,你会如何自处?

林夕:一定会有那一天的来临……我刚才说,听见林燕妮的话很不开心,是因为我终会遇上那一天,如果黄沾都会那么不开心,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那种境界去处理这些问题。我这么喜欢写歌,必然有一天被淘汰,当然会不开心。但是不开心在我们生活中每天都发生,应该懂得怎么处理不开心。

情感:风月宝鉴半生缘

爱若为了永不失去/谁勉强娱乐过谁/爱若难以放进手里/何不将这双手放进心里——陈奕迅《人来人往》

林夕是一个疏离于外的人,但他的感情并不古怪,他会在罗大佑演唱会上因听到自己的旧作而差点落泪、他会在颁奖礼上像孩子寻找伙伴一样喊华仔华仔、他会在夜摊上与黄耀明通宵探讨歌词像两个孩子鼓捣心爱的玩具、他会说:“喜欢一个人就像喜欢一个风景,旅行过后,总不能把风景也带走,只好让它存留在那里。”

林夕还有一段名言:“一个好的填词人应该是雌雄同体,起码我是这样认为。”说这话时,他的心里一定想着他心中最亲密的艺术伴侣:张国荣。张国荣与林夕,一个是同性爱的天使,一个是要追求雌雄同体的诗人,如果张国荣今生没有遇见林夕,不知道他的心声怎样在歌声中辗转出来,如果林夕今生没有遇见张国荣,不知他的词作会不会失掉一半幻美?

就像张爱玲所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间,在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碰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句:哦,你也在这里?

COSMO:4月1日是“哥哥”的死忌,你愿意与我们分享一些以往的片段吗?

林夕:啊,已经说过很多啦,不想再说。不如我说,经过一段日子,一年、两年,我越来越了解他的决定,我了解到他被那种病所折磨得很辛苦。

COSMO:“哥哥”说过他最喜爱的歌是《我》,因为歌词代表他的心声。你作为填词人,可以说说当时的创作历程吗?你们是不是心灵相通达到了不言而喻的程度?

林夕:不是。他曾经跟我说过自己的想法,开始的那几句,是根据一部电影《假凤虚凰》的对白填进去的——I am what I am。接着他告诉我要写着个题材,我就去写。我们是有沟通的。

COSMO:“哥哥”最后选择的演绎方法,与你的想法有差异吗?

林夕:差不多。我猜到会是这样的。

生活:开到酴醾迷魂记

就算一屋暗灯照不穿我身/仍可反映你心/让这口烟跳升我身躯下沉/曾多么想多么想贴近/你的心和眼口和耳亦没缘份/我都捉不紧——王菲《暗涌》

林夕的生活既是梦游者的天堂也是苦行僧的炼狱。在近3000首的词作后面,是林夕十年如一日的灵感挖掘与身心受制。

长期连续不停的填词任务,虽然没摧毁灵感,但破坏了了吝惜的身体和神经。对于林夕而言,很多夜晚都是失眠的夜晚,很多时刻都是筋疲力尽的时刻,以虐待身体的方式调遣着灵感不是痛并快乐着,而是苦并快乐着。

有点神经,有点自闭,有点脆弱,手机总是请你留言,永远要穿外套、说话是常跑偏、口中不能无烟……不能要求一个天才像平常人那样思考,所以我们也不能要求一个天才像平常人那样生活。此时,就让天才自己炼自己吧。

COSMO:听说你有情绪病,是抑郁症吗?大概多久了?

林夕:不是抑郁症,是经常焦虑症。只是这一两年的事。每天需要吃大量的药。我就知道很多人会联想这病和我工作有关,听见抑郁症就想大做文章。其实,这个病跟我的创作工作,一点关系也没有。

COSMO:你不爱被采访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林夕:我喜欢与人交谈,喜欢告诉别人自己在想什么。但是做采访,有点怪。例如做一个访问,杂志想做得漂亮一点,需要化妆,需要这样那样,很烦。

COSMO:有人认为你成名以后,摆出拒人千里的态度,不但很少出来走动,就连约你出来采访,你也推来推去。你是否较以前高傲?

林夕:你说的是不是真的?我没有拒人千里,我不觉得自己高傲。至于访问,一年总有一两个,两三个,其实不算特别高傲。有些采访拖得就拖,比如《壹周刊》、《明周》,他们约我做采访,我说迟点,他们又让我迟点,那么我就迟点啦。

COSMO:听说你上次推说不去采访的理由是脸太胖?

林夕:是呀,我的脸突然暴胀,是真的。

COSMO:你认为自己爱美吗?

林夕:不算,不过不想自己难看。起码是对自己外貌的一种尊重。

策划、执行/芮菀菀 采访/陈毅桦(香港) 文/罗碰碰 摄影/陈旭人人 摄相助理/穆它图、顾公化妆/WILL WONG(香港) 发型/ELAINE WONG(香港) 灯光/FOTOBOX STUDIO(香港) 特别感谢/文隽(香港金像奖主席)、JANICE PUN(香港积垒工作室)

文字:

背面——对于媒体来说,林夕是个才华横溢,却甚少暴光的“神秘人”。他给人的印象总是——背影,他不断地填词,却永远藏在音乐和歌手的身后,他的FANS不比台前明星的少,而人们却很少在媒体报道中见到他。《时尚·COSMO》就请林夕转身,面对喜欢他的读者。

妆面——平时几乎不接受任何媒体采访和拍照的林夕此次很开心地接受了《时尚·COSMO》的专访,并且极力呈现出最好的面貌给读者。因此,尽管不喜欢化妆,但林夕还是乖乖地接受造型师的摆弄,不过他仍旧坚持穿自己喜欢的衣服,摆自己习惯的姿势。

笑面——很少面对照相机镜头的林夕突然置身在闪光灯下,难免感到紧张和局促,他的情绪波动也令在场的工作人员都随着他紧张起来……在拍摄顺利进行了2个多小时后,林夕才开始慢慢适应了镜头,并逐渐放松了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现场气氛顿时变得轻快起来。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俺当年看金像奖的时候说过林夕和大佑长的像的话,现在俺收回这些话。还是大佑帅一些,呵呵。
胜利让给英雄们去轮替,真情要靠我们凡人自己努力!
我是你停不住的爱人,只是你从来没有回头看我一眼~

TOP

俺当年看金像奖的时候说过林夕和大佑长的像的话,现在俺收回这些话。还是大佑帅一些,呵呵。
胜利让给英雄们去轮替,真情要靠我们凡人自己努力!
我是你停不住的爱人,只是你从来没有回头看我一眼~

TOP

hehe 赫赫,他是男的啊?我还以为是个小女子呢

TOP

hehe 赫赫,他是男的啊?我还以为是个小女子呢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