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东方早报]科尔沁夫:一老如一宝

[东方早报]科尔沁夫:一老如一宝

科尔沁夫:一老如一宝 2004-12-30

说到这些乐坛老同志,想起一个段子:“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发挥余热,全国乱跑,新歌没啥,废话不少,鞠躬下台,捂紧钱包。”以下逐一点来: 达明一派———听说他们有望内地巡回演出,希望他们到北京来。但是,他们不会是香港歌坛的救命稻草。 黄凯芹———我买了他《从头认识》全集,我喜欢他的歌,他是我当年很喜欢现在也很喜欢的一个歌手,但他的歌没有使我飞到别的城市看演唱会的冲动,他可能最适合的还是停留在记忆中,也许还是个性魅力稍弱吧,他复出歌坛也要面对这个问题。 许冠杰———老同志是个榜样,我个人不需要他,香港人民需要他。达明一派也说了,要靠他开一百场演唱会救市。 李宗盛———他以前在台湾红火的时候很忌讳别人认为他是艺人的,现在也要开演唱会了,说明那个时代真的过去了,不过我还是会去看的,因为他的好歌很多,而且过去很少有机会听到。当然,演唱会可能对于他只是了一个心愿顺便挣些钱吧,以他的自尊心,相信未来他是不会打着歌手旗号四处商演捞钱的,帮内地歌手做做制作顺便自己卖卖吉他,挺好。 周华健———最好的日子已经过去了,未来就是不断地下坡了,但他已经做得很好了,不能奢望太多。 罗大佑———新专辑水准还好,只要他不是对自己要求过高,未来的路就还有得走。但是,很难指望真正划时代的杰作产生了,因为时代变了。 BEYOND———很有再去香港看一次演唱会的冲动,不过三人分开后就是三个地下歌手了,缓缓后过几年再复合吧,这是大势所趋,也是生存之道,除非他们甘愿做地下歌手。 蔡琴———固定声音品牌,会有固定的人群买她的唱片,不过演唱会估计是她日后主要的生财之道了。只是蔡姐姐是个“话痨”,我宁可听唱片也受不了看她的演唱会。 林忆莲———遗憾没看她今年这场北京演唱会,但好在我个人更喜欢她全盛时期的粤语歌,所以遗憾也不算太大。她的粤语唱片还是值得期待得,但是她的好日子也已经过去了。 张学友———去看《雪狼湖》的都是冲着他去的,倒不如开个唱。他今年发行的创作专辑值得致敬,他依旧是最好的歌手,只不过,最好的歌现在太少了。 (作者为著名乐评人)

罗大佑:我的音乐首先是娱己 文 李懿 2004-12-30

当21世纪流行乐坛新教父周杰伦一再表达对罗大佑的钦佩之情,并声称期待像他一样开创一个全新音乐时代的同时,罗大佑则眉头一皱大叫:新世界我看不懂啊看不懂。对新世界的陌生,隔阂着罗大佑与新一代音乐人的对话。担当新专辑中歌曲《宁静温泉》的编曲等工作的陶喆,最终只剩得一个“陶”字印在纸上,而周杰伦却得到两次被“提名”的机会,虽然罗大佑极力地让自己尽量客观地去谈论,但他深陷的眼眶中,何尝没有对周杰伦的羡慕,以及因此而来的不甘心? 30年弹指一挥间,罗大佑并非不服老,“年轻的时候,你可以愤怒,长大了可以不愤怒,但忧伤始终会伴随着你,有时你甚至会越来越忧伤。”他却始终不肯服输,“我很少考虑我音乐中的娱乐性,我的音乐首先是娱己,自己都不愉快,怎么让别人愉快?”

罗大佑恋曲21世纪…… 文 李懿 2004-12-30

十年才出一张专辑,《美丽岛》自是好评如潮,其实没有新歌的十年里,内地从来就不缺乏他的影子,大江南北跑了个遍,说的比唱的还多,早已让无数热爱他的人失望,转而没了期待。于是,新专辑的好,似乎也提醒着对他失望的人们,骂人了又怎样?作秀了又怎样?罗大佑的音乐总是最好的!就像《美丽岛》的那张封面,漂亮的白色花朵再怎样的美丽,因为面前坐着罗大佑,终究也只得低下头,变得越来越低,低到尘埃里…… 曾经我们都是漫山遍野没头没脑乱撞的孩子,然后罗大佑来了,伸出双手收容了孩子们,于是孩子们按部就班地长成大人,而罗大佑则早已化成一个苍凉的手势,深深地埋于记忆之中。的确,罗大佑是一代大师,他打破所有禁忌,让感情不再只是单纯的爱与恨,不再只是悲与喜,他挑逗了整个时代的感触和脉动,他的情歌教会了一代人爱情,也给予一代人力量。然而不久前在上海音乐学院,罗大佑提高嗓门当众要求不想被称“教父”时是否想过,其实这个带了多年的漂亮光环他何尝不是早已亲手摘下?他终究也是一副血肉之躯,他也需要一个轻松的氛围,需要像正常人一样的喜怒哀乐,而不只是那个音乐背后闪烁着智慧光辉的传奇人物。只是每到一处,只要开口,心情好时他便开始“演讲”、心情不好他便开始“痛骂”,从“罗大妈”称号到对记者“国骂”相向,堪称“为老不尊”的典范———音乐是你的好,但时代早已不姓罗名大佑。 近来在南京、深圳所谓“英雄本色”的大杂烩演唱会中,人们期待的依然只是罗大佑的身影。实在令人费解的是,如此一个万众瞩目的人物,何必发疯似的四处商演挣钱?何必见谁咬谁?你只安安心心做自己的音乐,既然都不是“父”了,“孩子”的事,您老就甭操心了。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