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转帖]新浪直播的崔健新唱片发布会实录

[转帖]新浪直播的崔健新唱片发布会实录

http://ent.sina.com.cn/f/cuijian/index.shtml

  新浪娱乐讯 3月29日15时,崔健在北京长富宫饭店举行了新唱片《给你点颜色》新闻发布会,新浪娱乐同步独家视频直播此次活动。以下为此次聊天实录:

  主持人 : 各位下午好!这里是崔健《给你一点颜色》新专辑发布会,在这个冬天,崔健给我们一个特别的礼物,今天一个特别的礼物,是由红、黄、蓝,《给你一点颜色》,中国新音乐文化的历史我想前面几张专辑从《新长征故事》到《解决》到《红旗下的蛋》,都是成为了经典的里程碑,希望以后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下面请崔健给我们说几句。

  崔健 : 我出这张专辑实际上是对所有期待和支持我的观众们和工作人员的一种最大的谢意,所以我很高兴回答所有的问题。

  主持人 : 这张专辑经过了6年的期待,你在许多地区也举办了自己的演唱会,跟很多的观众都见面了,今天可以看到崔健的专辑在国内的发行也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所有的无论是歌迷还是乐坛都是对崔健有很多的问题要问,下面请记者提问。

  崔健的新专辑都给大家很大的新的尝试,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现场进行提问,如果想进行直播,可以与相关的工作人员联系采访的时间,今天在现场,记者有什么问题?

  记者 : 这张专辑为什么等了这么长时间?从《一无所有》看,你一致热衷于把民族的音乐元素与西洋的配乐方式结合起来,在新专辑里有一些民族采样,你现在看来,民族音乐在你的音乐成份中是什么样的比重?

  崔健 : 这张专辑实际上在两年前就已经完成了创作过程,甚至是三年以前,主要的时间是花在了制作上和收尾工作上,我觉得我在用中文做演唱,本身中文就是一个乐器,所以怎么样用现在的作曲方法和一些西洋的这种乐器和一些现代的音色,怎么样和传统的语言进行合作,这是我在这个专辑里面下了最大功夫的专辑,我用了中国古代的路子的音色有了好的融合,我发现是一种新的化学反应,我在这方面做了很大的新的尝试,这是新专辑很重要的特点之一。

  记者 : 我们在新专辑里发现了很多的民族和时尚的因素,比如说HIP-HOP和电子音乐的元素,你在生活中听什么音乐,对电子音乐和嘻哈音乐有什么样的认识?

  崔健 : 什么是嘻哈音乐?

  记者 : 就是从台湾传过来,把电子音乐叫做嘻哈。

  崔健 : 我从接触摇滚乐以来就喜欢HIP-HOP音乐,我觉得这种节奏的吸引力是很大的,本身是一种娱乐和比较严肃的娱乐形式,这种娱乐形式更多支撑我去面对现实,这种现实的所有的这种困惑在音乐里在面对音乐时我觉得它都是最起码没有超过音乐的,最多的不会带来势不可当的压力,我觉得我自己的这种自信心得到了非常强的补充,这种资源就是一种节奏,现在HIP-HOP成了时髦了,HIP-HOP是节奏音乐的一部分,而不是节奏音乐是HIP-HOP的一部分。

  主持人 : 前面的记者,对不起,崔健希望对方会有交流,看不到的时候会很别扭,大家都蹲下。

  记者 : 你是我少年时期的精神偶像,当年我觉得你之所以喜欢你的音乐,你在我心中一直是很酷的,我现在觉得你不是很酷,而是有点俗。你是怎么认为的呢?

  崔健 : 你要带着挑刺的方式我也没办法,我觉得做音乐是我的一个使命,我觉得音乐是我的生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在生活中和大家都一样,可能就是一个俗人。

  记者 : 您好,我有一个问题,就是新的专辑包含了很多HIP-HOP和电子音乐的风格,甚至是有一些方言在歌曲里,你在形式上的探索,我想问的是您在音乐梦想方面有没有改变?或者说是有没有新的认识?

  崔健 : 我自己在做音乐之前就已经有了一种对节奏音乐的兴趣,所以我做了各式各样的尝试,做了很长的思想准备,我现在已经做好准备作下一张了,你所说的节奏性的东西对我来说不是新的事,我第一张、第二张都有HIP-HOP的音乐,我是对语言非文学化的尝试。

  记者 : 您是最早唱RAP的,您怎么看待周杰伦的音乐?

  崔健 : 我不怎么听他的音乐,我认为HIP-HOP是第一知觉的语言表达,包括一些即性的创作,HIP-HOP真正的精神是在原创,而不是简单的舞蹈。

  记者 : 你能先解释一下这张专辑的细节吗?

  崔健 : 我这张专辑做了很长时间,您说出哪个细节我都能说出一个故事。我觉得最想表达的是风格就是一个界域。

  记者 : 专辑的封面和风格上都有一些变化,您是怎么把握做音乐的基调的?

  崔健 : 实际上我在做这个专辑的最后的工作阶段,才真正意识到这个专辑所谓的基调,在这之前我都是非常自由的,根本不用考虑这张专辑是什么样的风格,我在收尾时才觉得,噢,这张专辑是这样,是先有音乐,后有歌词,歌词完了之后才去把歌命名,我觉的更重要的是一种做音乐的惯性,肯定不是赶活的,我们的时间压力是有的,我们是有太多的时间压力,我们总是推翻自己,是这样的压力,所以我觉得在这个过程当中你提前做命题的话是非常笨的方式,我们之前没有定基调,后期的时候才真正决定做这张专辑的风格。

  记者 : 在许多歌手做发布的时候桌子上都会摆鲜花,您却摆了一个仙人掌。

  崔健 : 这是一个朋友送的。

  记者 : 你和中国很多摇滚乐的不同是你的音乐中有一种器乐,无论是西洋的还是民族的,刘元的角色没有换过,他的器乐的演奏也是神来之笔,是出于跟刘元的感情还是与民族因素的依赖?在网络上有一个问题有无数次的点击,到底谁应该来给矿工唱歌?

  崔健 : 我觉得摇滚乐实际上是更多的代表一些底层的生活状态,我觉得我们的音乐里面有很多的这样的角度或者说我们在争取看到一些底层的生存状态,所以说我们不是说能代表他们,但是我们会非常非常努力地去捕捉到底层的人对社会的看法。我在专辑当中实际上有这样的一种角度,比如说农村包围城市,比如说城市船夫也是,我个人感觉,如果我要是去一些偏远的山区,或者说是一些矿工、煤矿的这样一些地区去表演的话,我想会非常自然地跟他们产生交流,不光是对他们的慰问,对我们来说是学习,捕捉到更有意义的一些创作的资源和灵感。

  对于刘元,这个就是缘分,一个乐队就像一个家,一个家庭不合适的话就散,我觉得在做音乐当中这种不光是友情还有一些默契。

  记者 : 我想问一下京文的老总,京文之前出现了一些比较出色的唱片,最近没有出现像老崔这样的一些很好的摇滚专辑的推出。同时这次还有以前老崔以前专辑的再版,今后京文和崔健还会有什么合作?

  京文老总 : 我们和崔健非常有缘分,刚刚做唱片的时候是94年底,当时是经纪人马晓艺打电话,我当时说想给崔健出专辑,当时是在方庄有个酒吧,我当时两眼一蒙黑就跑去了,当时就把合约给签了,当时我们的公司是挂靠在北京文化局,我当时就觉得签到了偶像了,就马上要庆功,他却说谁让你签的,你这个钱打水漂了。

  这段崔健我还没有说给他听过,我做唱片到现在十几年了,确实是很累的,我跟崔健都有同一种感觉,崔健的唱片我们都是出齐了,很不容易,我们和崔健都是难兄难弟,作为出唱片,十几年我们面临了很多的问题,和今天面临的问题都一样,我想崔健也一样,所以我觉得这个我同崔健今天坐在这里,我觉得我们需要继续坚持,这些年来京文确实犹豫了一下,这两、三年确实做了其他一些事情,我对原创音乐有很深的感情。我们一如既往,会对唱片做一些比较大的投入和大的动作。   记者 : 您好,崔健,长征是一个比喻,您内心怎么看待比喻的?摇滚和长征之间你能找到相关的东西吗?这二者分别代表什么样的精神?

  崔健 : 经常念叨摇滚的词是走过来走过去,寻找摇滚,寻找自己,我觉得中国的这种摇滚乐正好产生在西方的文化大量的涌入,和中国的传统的文化的一种向外开放的交合的状态之中,我觉得我们的个人在这种状态中都容易被丢失的,同时还有一些政治文化对个人文化的一些影响,正好我们的摇滚乐产生在这个年代里。我们现在的这些人好多人受到了西方的教育,受到了西方艺术的熏陶,还有中国传统文化很好的一些教育,但是他们撒开了左手的拐杖和右手的拐杖后发现摇滚乐是颤巍的,我们在问我们到底是谁,我们到底能否站起来。

  记者 : 什么样的教育方式让你有了这种红色情结?

  崔健 : 红色是到处都是的,我们所谓被称作是生活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人,我们都是红小兵,红卫兵,都是这样红起来的,我们真正忘了红色的本质,这也是新专辑里的歌词是否鲜血把红色污染了,我们的红是因为什么而红的,也许恐怕这种传统的这种理解的红的概念里面,在我的心目当中真正与红色是敌对的,我们是更极端的,更极致地发生了这样的感觉,是我们把自己遗失在另外的红色中,这是我的红色与大的红色的对抗。

  记者 : 我现在有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对于现在的中国地下音乐您有多少了解?您认为中国地下音乐现在欠缺的是什么?主要是地下摇滚乐。对于前一阵百事音乐风云榜胡彦斌有什么看法?

  崔健 : 只限于在北京的地下音乐,北京的音乐是在半年前,半年以后的跟进的理解肯定也是欠缺的,所以我认为北京的摇滚乐有很多的新金属音乐,也开始出现了一些HIP-HOP音乐,他们都在试图在地上走,北京的地下的概念和一种主流产生了一种非常微妙的关系,不是真正在西方的地下概念,西方的地下概念是拒绝主流,拒绝主流的任何一种形式,对于一种传统生活方式的一种拒绝,我觉得中国的摇滚乐没有看到他们是拒绝主流的生活方式,他们是不得不在地下的空间里创作音乐,他们有机会的话还是想进入主流。我不是地下音乐的代言人,我要是被迫做代表的话那也是一种错位,我希望我是一个自由创作音乐,我希望我的观众越来越年轻化,越来越多,可能这就是一种主流化,我从一开始就是这么一种创作方式,我没有把自己放在地下里面,永远不来地上。

  任何一种奖项都是理想化的或者是商业化的结合,我觉得在中国理想化少了一点,商业化多了一点,我觉得很多人应该支持做音乐的各行各业的人,包括乐器、包括演奏、演唱、录音,各方面都应该有奖项,这是一个行业的标准,我希望中国有越来越多的公平的奖项出现,但是这种理想恐怕目前来说只是一个梦而已,我觉得还不能成为一种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梦,真正的公平的做音乐的一种机会,我想现在还是需要各行各业的人的努力。

  记者 : 我想问一下,从您1986年走上音乐舞台,到现在已经有20年的时间了,在这20年里你在音乐上包括音乐梦想、音乐理念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您的坚持是什么?

  崔健 : 你一开始做音乐的热情一直都不要改变,做音乐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所以说,谁要说做音乐是除了享受之外还有什么目的的话,恐怕这个东西是在骗自己,我觉得肯定会在一定的时候就会走错,走偏路,后来我发现做音乐是乐趣,创作是一种乐趣,而是从无到有的过程,而不是从有到有的过程,那个不是创作,是模仿,最重要的是从有感觉到没有感觉,慢慢从没有激情到有激情,这就是创作音乐的过程。

  记者 : 我来自雅虎中国网站,你的第一批歌迷30多岁、40岁了,有没有考虑到让你的歌迷群体越来越年轻化,还是你就希望始终30-40岁的人作为你的歌迷群体?你有没有考虑到加入一些国际的因素在你的音乐里面?

  崔健 : 我有的时候不能完全去更多地想这件事,更多是在创作音乐的时候,当我发现我做的音乐年轻人喜欢的话,我会非常欣慰非常高兴,我觉得也许这种做音乐的魅力就在于此,你永远觉得有动感的群体在跟你有互动。

  我想过,我曾经做过这样的努力,我曾经在国外搞过若干的演出,他们对中国的关注要大于来自一个中国创作群体的关注,高于对个人生长过程的关注,我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觉得不太公平,我们欣赏西方音乐的时候就是欣赏一些个体。从西方来讲,他们先是关注我们的大的群体,而不是小的个体,他们发现才能平等的交流,解决这种方法唯一的渠道就是在本土里面做到了我们的这种本土的音乐消费者产生的共鸣,才能够真正去证明个人的价值,如果我们只是拿到一个中国的,一个来自中国的模仿西方音乐的一些表演形式,我觉得这个东西是相对来说价值不是很高。

  记者 : 我是娱乐周刊的记者,我在前不久采访许巍等人的时候,他们现在趋向于平和的东西,您怎么看待?你的叛逆和愤怒来自哪里?

  崔健 : 我觉得年轻人的魅力是在于有动感,他的叛逆性也许永远可能不能去说,只有年轻人才有叛逆,也许老人比年轻人更有叛逆感,人的叛逆心态和理性化,选择叛逆的方式不是很动感而已,但是我个人认为我自己现在新的音乐叛逆得多,是一种飞翔式的,我现在的叛逆性是非常尖锐的,我现在的叛逆比那个时候更理性,更成人化一些。

  主持人 : 就像在记者会最早的一个记者提到的那样,20年前崔健是自己的偶像,当时他很酷,现在不是很酷了,我认为是他的年龄长大了。现在记者会到此结束。

  直播结束。

TOP

[转帖]新浪直播的崔健新唱片发布会实录

http://ent.sina.com.cn/f/cuijian/index.shtml

  新浪娱乐讯 3月29日15时,崔健在北京长富宫饭店举行了新唱片《给你点颜色》新闻发布会,新浪娱乐同步独家视频直播此次活动。以下为此次聊天实录:

  主持人 : 各位下午好!这里是崔健《给你一点颜色》新专辑发布会,在这个冬天,崔健给我们一个特别的礼物,今天一个特别的礼物,是由红、黄、蓝,《给你一点颜色》,中国新音乐文化的历史我想前面几张专辑从《新长征故事》到《解决》到《红旗下的蛋》,都是成为了经典的里程碑,希望以后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下面请崔健给我们说几句。

  崔健 : 我出这张专辑实际上是对所有期待和支持我的观众们和工作人员的一种最大的谢意,所以我很高兴回答所有的问题。

  主持人 : 这张专辑经过了6年的期待,你在许多地区也举办了自己的演唱会,跟很多的观众都见面了,今天可以看到崔健的专辑在国内的发行也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所有的无论是歌迷还是乐坛都是对崔健有很多的问题要问,下面请记者提问。

  崔健的新专辑都给大家很大的新的尝试,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现场进行提问,如果想进行直播,可以与相关的工作人员联系采访的时间,今天在现场,记者有什么问题?

  记者 : 这张专辑为什么等了这么长时间?从《一无所有》看,你一致热衷于把民族的音乐元素与西洋的配乐方式结合起来,在新专辑里有一些民族采样,你现在看来,民族音乐在你的音乐成份中是什么样的比重?

  崔健 : 这张专辑实际上在两年前就已经完成了创作过程,甚至是三年以前,主要的时间是花在了制作上和收尾工作上,我觉得我在用中文做演唱,本身中文就是一个乐器,所以怎么样用现在的作曲方法和一些西洋的这种乐器和一些现代的音色,怎么样和传统的语言进行合作,这是我在这个专辑里面下了最大功夫的专辑,我用了中国古代的路子的音色有了好的融合,我发现是一种新的化学反应,我在这方面做了很大的新的尝试,这是新专辑很重要的特点之一。

  记者 : 我们在新专辑里发现了很多的民族和时尚的因素,比如说HIP-HOP和电子音乐的元素,你在生活中听什么音乐,对电子音乐和嘻哈音乐有什么样的认识?

  崔健 : 什么是嘻哈音乐?

  记者 : 就是从台湾传过来,把电子音乐叫做嘻哈。

  崔健 : 我从接触摇滚乐以来就喜欢HIP-HOP音乐,我觉得这种节奏的吸引力是很大的,本身是一种娱乐和比较严肃的娱乐形式,这种娱乐形式更多支撑我去面对现实,这种现实的所有的这种困惑在音乐里在面对音乐时我觉得它都是最起码没有超过音乐的,最多的不会带来势不可当的压力,我觉得我自己的这种自信心得到了非常强的补充,这种资源就是一种节奏,现在HIP-HOP成了时髦了,HIP-HOP是节奏音乐的一部分,而不是节奏音乐是HIP-HOP的一部分。

  主持人 : 前面的记者,对不起,崔健希望对方会有交流,看不到的时候会很别扭,大家都蹲下。

  记者 : 你是我少年时期的精神偶像,当年我觉得你之所以喜欢你的音乐,你在我心中一直是很酷的,我现在觉得你不是很酷,而是有点俗。你是怎么认为的呢?

  崔健 : 你要带着挑刺的方式我也没办法,我觉得做音乐是我的一个使命,我觉得音乐是我的生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在生活中和大家都一样,可能就是一个俗人。

  记者 : 您好,我有一个问题,就是新的专辑包含了很多HIP-HOP和电子音乐的风格,甚至是有一些方言在歌曲里,你在形式上的探索,我想问的是您在音乐梦想方面有没有改变?或者说是有没有新的认识?

  崔健 : 我自己在做音乐之前就已经有了一种对节奏音乐的兴趣,所以我做了各式各样的尝试,做了很长的思想准备,我现在已经做好准备作下一张了,你所说的节奏性的东西对我来说不是新的事,我第一张、第二张都有HIP-HOP的音乐,我是对语言非文学化的尝试。

  记者 : 您是最早唱RAP的,您怎么看待周杰伦的音乐?

  崔健 : 我不怎么听他的音乐,我认为HIP-HOP是第一知觉的语言表达,包括一些即性的创作,HIP-HOP真正的精神是在原创,而不是简单的舞蹈。

  记者 : 你能先解释一下这张专辑的细节吗?

  崔健 : 我这张专辑做了很长时间,您说出哪个细节我都能说出一个故事。我觉得最想表达的是风格就是一个界域。

  记者 : 专辑的封面和风格上都有一些变化,您是怎么把握做音乐的基调的?

  崔健 : 实际上我在做这个专辑的最后的工作阶段,才真正意识到这个专辑所谓的基调,在这之前我都是非常自由的,根本不用考虑这张专辑是什么样的风格,我在收尾时才觉得,噢,这张专辑是这样,是先有音乐,后有歌词,歌词完了之后才去把歌命名,我觉的更重要的是一种做音乐的惯性,肯定不是赶活的,我们的时间压力是有的,我们是有太多的时间压力,我们总是推翻自己,是这样的压力,所以我觉得在这个过程当中你提前做命题的话是非常笨的方式,我们之前没有定基调,后期的时候才真正决定做这张专辑的风格。

  记者 : 在许多歌手做发布的时候桌子上都会摆鲜花,您却摆了一个仙人掌。

  崔健 : 这是一个朋友送的。

  记者 : 你和中国很多摇滚乐的不同是你的音乐中有一种器乐,无论是西洋的还是民族的,刘元的角色没有换过,他的器乐的演奏也是神来之笔,是出于跟刘元的感情还是与民族因素的依赖?在网络上有一个问题有无数次的点击,到底谁应该来给矿工唱歌?

  崔健 : 我觉得摇滚乐实际上是更多的代表一些底层的生活状态,我觉得我们的音乐里面有很多的这样的角度或者说我们在争取看到一些底层的生存状态,所以说我们不是说能代表他们,但是我们会非常非常努力地去捕捉到底层的人对社会的看法。我在专辑当中实际上有这样的一种角度,比如说农村包围城市,比如说城市船夫也是,我个人感觉,如果我要是去一些偏远的山区,或者说是一些矿工、煤矿的这样一些地区去表演的话,我想会非常自然地跟他们产生交流,不光是对他们的慰问,对我们来说是学习,捕捉到更有意义的一些创作的资源和灵感。

  对于刘元,这个就是缘分,一个乐队就像一个家,一个家庭不合适的话就散,我觉得在做音乐当中这种不光是友情还有一些默契。

  记者 : 我想问一下京文的老总,京文之前出现了一些比较出色的唱片,最近没有出现像老崔这样的一些很好的摇滚专辑的推出。同时这次还有以前老崔以前专辑的再版,今后京文和崔健还会有什么合作?

  京文老总 : 我们和崔健非常有缘分,刚刚做唱片的时候是94年底,当时是经纪人马晓艺打电话,我当时说想给崔健出专辑,当时是在方庄有个酒吧,我当时两眼一蒙黑就跑去了,当时就把合约给签了,当时我们的公司是挂靠在北京文化局,我当时就觉得签到了偶像了,就马上要庆功,他却说谁让你签的,你这个钱打水漂了。

  这段崔健我还没有说给他听过,我做唱片到现在十几年了,确实是很累的,我跟崔健都有同一种感觉,崔健的唱片我们都是出齐了,很不容易,我们和崔健都是难兄难弟,作为出唱片,十几年我们面临了很多的问题,和今天面临的问题都一样,我想崔健也一样,所以我觉得这个我同崔健今天坐在这里,我觉得我们需要继续坚持,这些年来京文确实犹豫了一下,这两、三年确实做了其他一些事情,我对原创音乐有很深的感情。我们一如既往,会对唱片做一些比较大的投入和大的动作。   记者 : 您好,崔健,长征是一个比喻,您内心怎么看待比喻的?摇滚和长征之间你能找到相关的东西吗?这二者分别代表什么样的精神?

  崔健 : 经常念叨摇滚的词是走过来走过去,寻找摇滚,寻找自己,我觉得中国的这种摇滚乐正好产生在西方的文化大量的涌入,和中国的传统的文化的一种向外开放的交合的状态之中,我觉得我们的个人在这种状态中都容易被丢失的,同时还有一些政治文化对个人文化的一些影响,正好我们的摇滚乐产生在这个年代里。我们现在的这些人好多人受到了西方的教育,受到了西方艺术的熏陶,还有中国传统文化很好的一些教育,但是他们撒开了左手的拐杖和右手的拐杖后发现摇滚乐是颤巍的,我们在问我们到底是谁,我们到底能否站起来。

  记者 : 什么样的教育方式让你有了这种红色情结?

  崔健 : 红色是到处都是的,我们所谓被称作是生活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人,我们都是红小兵,红卫兵,都是这样红起来的,我们真正忘了红色的本质,这也是新专辑里的歌词是否鲜血把红色污染了,我们的红是因为什么而红的,也许恐怕这种传统的这种理解的红的概念里面,在我的心目当中真正与红色是敌对的,我们是更极端的,更极致地发生了这样的感觉,是我们把自己遗失在另外的红色中,这是我的红色与大的红色的对抗。

  记者 : 我现在有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对于现在的中国地下音乐您有多少了解?您认为中国地下音乐现在欠缺的是什么?主要是地下摇滚乐。对于前一阵百事音乐风云榜胡彦斌有什么看法?

  崔健 : 只限于在北京的地下音乐,北京的音乐是在半年前,半年以后的跟进的理解肯定也是欠缺的,所以我认为北京的摇滚乐有很多的新金属音乐,也开始出现了一些HIP-HOP音乐,他们都在试图在地上走,北京的地下的概念和一种主流产生了一种非常微妙的关系,不是真正在西方的地下概念,西方的地下概念是拒绝主流,拒绝主流的任何一种形式,对于一种传统生活方式的一种拒绝,我觉得中国的摇滚乐没有看到他们是拒绝主流的生活方式,他们是不得不在地下的空间里创作音乐,他们有机会的话还是想进入主流。我不是地下音乐的代言人,我要是被迫做代表的话那也是一种错位,我希望我是一个自由创作音乐,我希望我的观众越来越年轻化,越来越多,可能这就是一种主流化,我从一开始就是这么一种创作方式,我没有把自己放在地下里面,永远不来地上。

  任何一种奖项都是理想化的或者是商业化的结合,我觉得在中国理想化少了一点,商业化多了一点,我觉得很多人应该支持做音乐的各行各业的人,包括乐器、包括演奏、演唱、录音,各方面都应该有奖项,这是一个行业的标准,我希望中国有越来越多的公平的奖项出现,但是这种理想恐怕目前来说只是一个梦而已,我觉得还不能成为一种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梦,真正的公平的做音乐的一种机会,我想现在还是需要各行各业的人的努力。

  记者 : 我想问一下,从您1986年走上音乐舞台,到现在已经有20年的时间了,在这20年里你在音乐上包括音乐梦想、音乐理念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您的坚持是什么?

  崔健 : 你一开始做音乐的热情一直都不要改变,做音乐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所以说,谁要说做音乐是除了享受之外还有什么目的的话,恐怕这个东西是在骗自己,我觉得肯定会在一定的时候就会走错,走偏路,后来我发现做音乐是乐趣,创作是一种乐趣,而是从无到有的过程,而不是从有到有的过程,那个不是创作,是模仿,最重要的是从有感觉到没有感觉,慢慢从没有激情到有激情,这就是创作音乐的过程。

  记者 : 我来自雅虎中国网站,你的第一批歌迷30多岁、40岁了,有没有考虑到让你的歌迷群体越来越年轻化,还是你就希望始终30-40岁的人作为你的歌迷群体?你有没有考虑到加入一些国际的因素在你的音乐里面?

  崔健 : 我有的时候不能完全去更多地想这件事,更多是在创作音乐的时候,当我发现我做的音乐年轻人喜欢的话,我会非常欣慰非常高兴,我觉得也许这种做音乐的魅力就在于此,你永远觉得有动感的群体在跟你有互动。

  我想过,我曾经做过这样的努力,我曾经在国外搞过若干的演出,他们对中国的关注要大于来自一个中国创作群体的关注,高于对个人生长过程的关注,我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觉得不太公平,我们欣赏西方音乐的时候就是欣赏一些个体。从西方来讲,他们先是关注我们的大的群体,而不是小的个体,他们发现才能平等的交流,解决这种方法唯一的渠道就是在本土里面做到了我们的这种本土的音乐消费者产生的共鸣,才能够真正去证明个人的价值,如果我们只是拿到一个中国的,一个来自中国的模仿西方音乐的一些表演形式,我觉得这个东西是相对来说价值不是很高。

  记者 : 我是娱乐周刊的记者,我在前不久采访许巍等人的时候,他们现在趋向于平和的东西,您怎么看待?你的叛逆和愤怒来自哪里?

  崔健 : 我觉得年轻人的魅力是在于有动感,他的叛逆性也许永远可能不能去说,只有年轻人才有叛逆,也许老人比年轻人更有叛逆感,人的叛逆心态和理性化,选择叛逆的方式不是很动感而已,但是我个人认为我自己现在新的音乐叛逆得多,是一种飞翔式的,我现在的叛逆性是非常尖锐的,我现在的叛逆比那个时候更理性,更成人化一些。

  主持人 : 就像在记者会最早的一个记者提到的那样,20年前崔健是自己的偶像,当时他很酷,现在不是很酷了,我认为是他的年龄长大了。现在记者会到此结束。

  直播结束。

TOP

[天涯社区]我为爱情狂:最后一杆老枪

  3月29日,中国摇滚史上最著名的老枪崔健发行了他的新专辑《给你一点颜色》,事实打破了某些乐评人的预测——这张卖相并不被他们看好的专辑实际销路非常不错——我去了三家音像店才最终买到它,售货员小姐以无比恭喜的语气告诉我:“本店最后一张。”新专辑封面的背景是红色,一个泥塑的小孩像以背影朝向我们的眼睛。我愿意理解为那是崔健对于自己的期许,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年轻或是年老,对于摇滚,永远都要做个有激情的好动的孩子。而孩子的身上,打着崔健独特的符号—— 一颗闪闪发光的五星。

  《给你一点颜色》的灵感源于音乐剧《给你一点颜色》,老崔曾为这部来自香港的音乐剧配乐。除了一以贯之的红色,老崔还给我们带来了黄色与蓝色的思考。在他的眼里,黄色是指身体,蓝色则代表着智慧。红、黄、蓝三色是人生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控制着我们的未来走向。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以红色为主题的崔健不再仅仅局限于红色,而开始了全方位的思考和追问。这个向来较真的摇滚老枪,在新问题面前,选择了勇敢的态度,而不是像他的后来者们一样选择逃避。   求新求变是这张专辑的显著特点。在音乐风格上,老崔把电子音乐、HIP-POP甚至传统的民歌加入其中,文化内涵上更加多元化,表现形式上更加立体和丰富。在这张专辑将近一半的曲目里,都可以看到HIP-POP的影子,崔健希望借由自己对新的音乐元素的尝试,突破在节奏化、音乐化上的自由表达,而不仅局限于中文四声的发音当中。而方言的引入,则把这一试验推到一个更为彻底的程度。   对现实的关注和剖析依然是《给你一点颜色》的最大特点,这也是崔氏摇滚自始至终的鲜明态度。在歌词的创作上,有些歌曲直抒胸臆,有些则使用了隐喻的手法,含蓄而内敛。老崔的年龄优势以及摇滚乐坛的丰富经历使他变得成熟和理性——愤怒已退居次席,他优雅而内敛,沧桑却又充满自信。不经意间,老崔就会爆发出不可预知的能量。这似乎暗示了一种境界,如同武林中人的“手中无剑,心中亦无剑”的极致之境。   纵观整张专辑,大部分歌曲都值得一听。我要重点推荐的是《农村包围城市》、《小城故事》(共三部分,放在一起听)、《蓝色骨头》、《超越那一天》。这四首歌的长度都在六分钟以上。巨大的信息量和完整的表达有助于我们了解崔健创作上的转变,了解他是如何“与时俱进”的,如何在跟随着时代而不是被时代落在后面。或者说,崔健以音乐人的敏感去响应他所处的时代,并在此过程中表明自己的态度。   在《农村包围城市》里,老崔借用一个进城的农民的口气对城市人进行了无情的讽刺和挖苦。老崔认为,在文化上,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脱离了农村,中国的城市文化都是虚假的,是西式的,失却了中国人自己的灵魂。认知角度新鲜而深刻,值得人们进行全方位的反思。   而《小城故事》借一个年轻人之口描述了他在商业社会里的困惑、不安、孤独、忧愁以及种种的不良情绪。而这些情绪,其实正是现阶段面对滚滚经济洪流的年轻人群体的主流感受。创业、爱情、鲜花、挣钱、读书,这些相互矛盾却相互依靠的意象,紧紧地贯穿其中,反复出现,唱出年轻人的真实感受。   这是一张将被载入中国摇滚史的专辑。

  崔健在中国摇滚界是一个异数。他之后的很多摇滚老枪们都纷纷倒下的时候,他仍然坚持在自己的阵地上,提倡中国本土的摇滚文化而非仅仅建立在打口基础上的摇滚文化,他不愤青,他不破口大骂,他只坚持自己摇滚普及方式。这正是我们所期许的。   他是摇滚江湖上最后一杆屹立不倒的老枪。

TOP

[天涯社区]我为爱情狂:最后一杆老枪

  3月29日,中国摇滚史上最著名的老枪崔健发行了他的新专辑《给你一点颜色》,事实打破了某些乐评人的预测——这张卖相并不被他们看好的专辑实际销路非常不错——我去了三家音像店才最终买到它,售货员小姐以无比恭喜的语气告诉我:“本店最后一张。”新专辑封面的背景是红色,一个泥塑的小孩像以背影朝向我们的眼睛。我愿意理解为那是崔健对于自己的期许,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年轻或是年老,对于摇滚,永远都要做个有激情的好动的孩子。而孩子的身上,打着崔健独特的符号—— 一颗闪闪发光的五星。

  《给你一点颜色》的灵感源于音乐剧《给你一点颜色》,老崔曾为这部来自香港的音乐剧配乐。除了一以贯之的红色,老崔还给我们带来了黄色与蓝色的思考。在他的眼里,黄色是指身体,蓝色则代表着智慧。红、黄、蓝三色是人生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控制着我们的未来走向。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以红色为主题的崔健不再仅仅局限于红色,而开始了全方位的思考和追问。这个向来较真的摇滚老枪,在新问题面前,选择了勇敢的态度,而不是像他的后来者们一样选择逃避。   求新求变是这张专辑的显著特点。在音乐风格上,老崔把电子音乐、HIP-POP甚至传统的民歌加入其中,文化内涵上更加多元化,表现形式上更加立体和丰富。在这张专辑将近一半的曲目里,都可以看到HIP-POP的影子,崔健希望借由自己对新的音乐元素的尝试,突破在节奏化、音乐化上的自由表达,而不仅局限于中文四声的发音当中。而方言的引入,则把这一试验推到一个更为彻底的程度。   对现实的关注和剖析依然是《给你一点颜色》的最大特点,这也是崔氏摇滚自始至终的鲜明态度。在歌词的创作上,有些歌曲直抒胸臆,有些则使用了隐喻的手法,含蓄而内敛。老崔的年龄优势以及摇滚乐坛的丰富经历使他变得成熟和理性——愤怒已退居次席,他优雅而内敛,沧桑却又充满自信。不经意间,老崔就会爆发出不可预知的能量。这似乎暗示了一种境界,如同武林中人的“手中无剑,心中亦无剑”的极致之境。   纵观整张专辑,大部分歌曲都值得一听。我要重点推荐的是《农村包围城市》、《小城故事》(共三部分,放在一起听)、《蓝色骨头》、《超越那一天》。这四首歌的长度都在六分钟以上。巨大的信息量和完整的表达有助于我们了解崔健创作上的转变,了解他是如何“与时俱进”的,如何在跟随着时代而不是被时代落在后面。或者说,崔健以音乐人的敏感去响应他所处的时代,并在此过程中表明自己的态度。   在《农村包围城市》里,老崔借用一个进城的农民的口气对城市人进行了无情的讽刺和挖苦。老崔认为,在文化上,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脱离了农村,中国的城市文化都是虚假的,是西式的,失却了中国人自己的灵魂。认知角度新鲜而深刻,值得人们进行全方位的反思。   而《小城故事》借一个年轻人之口描述了他在商业社会里的困惑、不安、孤独、忧愁以及种种的不良情绪。而这些情绪,其实正是现阶段面对滚滚经济洪流的年轻人群体的主流感受。创业、爱情、鲜花、挣钱、读书,这些相互矛盾却相互依靠的意象,紧紧地贯穿其中,反复出现,唱出年轻人的真实感受。   这是一张将被载入中国摇滚史的专辑。

  崔健在中国摇滚界是一个异数。他之后的很多摇滚老枪们都纷纷倒下的时候,他仍然坚持在自己的阵地上,提倡中国本土的摇滚文化而非仅仅建立在打口基础上的摇滚文化,他不愤青,他不破口大骂,他只坚持自己摇滚普及方式。这正是我们所期许的。   他是摇滚江湖上最后一杆屹立不倒的老枪。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