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佑]首頁/精彩樂評/心中的大佑
w w w . L u o D a y o u . n e t

 







/


 

聽說羅大佑結婚了,聽說羅大佑要開演唱會了,聽說羅大佑要出新專輯了,早就過了追星的年齡,但對于羅大佑總還是丟不下那一分的關注。

聽羅大佑其實是很晚的事了。也可以說是很早,因為那時候流行過一段時間的台灣校園歌曲,記得就有這首著名的《童年》。聽的時候人還小,沒有什么感覺,后來有了感覺,可惜已經不再是童年。那時候,可能也一直持續到現在,最大的愛好就是一個人伴著音樂,靜靜的讀書或者胡思亂想。

上初中的時候,實際上沒有聽什么歌,那個時候好像好歌也非常難找,基本上是有什么聽什么。一直到上了大學,還是需要去錄歌,不向現在MP3和CD滿大街都是,但好歌一樣的難找是一樣的。

到了高中的時候,正趕上當時台灣的一批歌手登陸大陸,應該講這批人的作品絕對是一批精品。當時更加感興趣的是齊秦,而絕對不是羅大佑。一起在街道上吼一聲“我是一匹來自北方的狼”,不僅是一種心聲,也是一種時尚。比較齊秦和羅大佑,應該說在剛剛出道的時候,應該是差不多的。羅大佑的歌更接近理性和反思,而齊秦更加熱情一些。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個人在境界上的差別也就越來越大,羅大佑逐漸的加入了轉向了對生活、對社會的思考。齊秦則仍然不停的重復這個人情感的輪回,直到激情耗盡,它的歌也就如同白開水一樣了。

作為一個藝人而言,難能可貴的自我的突破。羅大佑就坐到了這一點,雖然大量的文章一直在推崇這他早期的作品,認為后期的是垃圾。的確羅大佑后期的作品和早期的差別極大,愛人同志和戀曲2000都是沉寂多年后的產品,代表這他几年來的成就。包括現在的沉寂,我認為還是暫時的,羅大佑會在適當的時候宰割我們一個驚喜。風格會再有變化,能不能接受是另外一回事情。

雖說我也喜歡他早期的作品勝過后期的,但必須要承認的是,戀曲2000在技法和思考的深度上又有了新的突破。崔健的新作也一樣。

真正的感受到羅大佑的魅力是從那首《亞細亞的孤兒》開始的。第一次聽到這首 歌,那是在北京大學的門口,當時牆邊的喇叭里在一次又一次的在播放這這首歌,吉他的每次撥動好像都在撥動著人的心弦,純真童聲和懾人軍鼓的交錯,產生這一種無與倫比的震撼。從此羅大佑成為了我最喜歡的歌手。可惜這張《未來主人 翁》的CD我從來沒有見到過,無論是正版還是盜版,無論在北京還是在香港。最后只找到了它的MP3:(亞細亞的孤兒、現象七十二變、未來的主人翁這三首每一首都是經典之作,無論是作詞還是作曲。

就這首歌的本身而言,是一首政治色彩很濃的歌,應該說講的是台灣。羅大佑很多歌曲帶有政治的色彩,不過好在都是自己對于社會、政治和民族的思考,而不是政治的宣傳。就個人而言,對于亞細亞的孤兒的感受,以至于后來的大地的孩子,實際上是一種對于人生的感悟。懷著濃濃的深情,用淡淡的語調,剖析血淋淋的人生。“沒有人和你玩公平的游戲,每個人都想搶你手中的玩具”。

記不清是高二還是高三,反正是中學里的最后一次合唱賽,當時我們班就選擇了《明天會更好》。這首歌應該是羅大佑不多的几首比較大氣的作品。但很可惜的是,后來才知道,竟是也一首政治歌曲,是國民黨當年的競選歌。但不管是做什么用的,好歌還是好歌。羅大佑的作品總是充滿著太多的反叛和傷感,連這種作品都逃不掉那種淡淡的哀愁,現實并不美麗,但只要有青春和夢想就足夠了。當時,正是充滿著青春和夢想的年紀。

很快,就經歷了自己的夢想的第一次的破碎,其實也算不了大事,高考的時候差了几分沒有考中自己夢想的專業。有時候想想,如果真的有機會在過一遍,大概就要從那個時候重新開始。高考的確是人生中的第一次重要關口,可以改變人的一生命運的走向。本來我的志向應該是做個探索者。

我發現如果找我現在這樣寫下去,就要變成又一個《光陰的故事》了。用一種平平淡淡的敘事方式憑悼過往的美好時光。

“遙遠的路程昨日的夢以及遠去的笑聲
  再次的見面我們又歷經了多少的路程
  流水它帶走光陰的故事改變了我們
  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回憶的青春”

關于這首歌好像很多人都把它視為羅大佑最為經典的作品,這恐怕是吧這首歌和自己的青春和初戀聯系在了一起。羅大佑早期的作品一般比較平鋪直敘,因此講這首歌是描寫初戀應該是不錯的。今后的感情也許浪漫,也許現實,但這樣的感覺應該是再也找不到了。后來有一次看足球之夜,那是中國隊的又一次的進軍世界杯的失利,電視上反復的播出這首歌。看來和我有一樣觀感的人還是有的,不管這種感覺是不是羅大佑當時寫歌時的目的。

其實上一段歌詞中我故意的遺漏了兩句詞:

“不再是舊日熟悉的你有著舊日狂熱的夢
  也不是舊日熟悉的我有著依然的笑容”

因為實在是太傷感了。每當聽到上面這兩句,心里就有一種愴然被擊的感覺,覺得自已已經生活在下一世了,而上輩子的事情想起來已經那么遙遠,但又偶爾會在自已的天空上掠過。候鳥已經飛過,天空上能夠留下翅膀的影蹤么?

上了大學以后,歌就越聽越多了。在我上大一、大二的時候,偶像歌手還沒有流行,那個時候應該是港台歌曲的黃金時代。大佑在我心中的地位也就越來越無足重輕了,因為誘惑多了。僅僅是在某些的不經意的場所,不經意的時間會突然的想起。記得當時我瘋狂的尋找它的歌并錄了下來,可惜的是后來的全丟了。現在又開始收集MP3,應該是收集全了。

羅大佑的歌是需要慢慢品味的。它的歌特別是比較早期的作品,曲調比較簡單優美,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應該比較容易接受。但在這些平易的曲調后面往往蘊藏著深刻的思考。搖滾本來就是叛逆的,羅大佑更是其中的杰出者。我說的叛逆不是 指的《侏儒之歌》,說實話我不喜歡這樣的東西。《之呼者也》是對傳統的叛逆,《鹿港小鎮》是對現代化的叛逆,《戀曲1980》是對愛情的叛逆。叛逆也許說成思考更恰當一些。它的歌唱唱出了很多我們所不知道該如何表達的心中的思緒。對過去,對未來,對人生,對社會,對夢想,對現實。

好像有人說過,我們都是被羅大佑所詛咒的一代,可能真的是如此吧。《未來的主人翁》是首老歌了,但現在聽來一樣的感傷,特別是最后反復吟誦的飄來飄去,大概總有50遍吧。初聽的時候覺得有些無聊,現在覺得這個篇章不是太長,而是太短,真希望能永遠的這樣飄下去。都市的迷茫,兒時理想的失落和對未來的期待。這首歌大概是20年前的歌,20年前是這樣,現在還是這樣,也許20年 后依然不變。飄來飄去,就這么飄來飄去,飄來飄去,就這么飄來飄去,飄來飄去,就這么飄來飄去……

有時候覺得羅大佑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情歌,那種真正的柔情萬種的。除去非常早期的作品和替別人的作曲。我覺得羅大佑的情歌應該近似于李商隱的情詩,看似談情,其實里面的東西很多很多。戀曲2000就很有代表性,里面的歌應該全算是以愛情為主題吧,可細想一想,又有那首是在真正的在談情呢?就看那三首著名的戀曲,戀曲80几乎就是對愛情的徹底的反叛,戀曲90可以說是被糟踏的最慘的羅大佑的歌了,另一首就是東方之珠。美好的向往與現實的無奈,一句生命終究難舍藍藍的白云天是多么的蕩氣回腸。戀曲2000就不用多說了吧。

正因為羅大佑的歌有著太多的思考,所以也就很不討人喜歡。作為一個自由主義者,從本質上是反對一切的強權的,這和政治觀點沒有關系。作為社會而言,并不喜歡個體有太多的思考,所以羅大佑在那里也不討人喜歡。在台灣被禁,在大陸也被禁,連心中最最向往的世紀末的大佑演唱會也是一拖再拖。

初聽《皇后大道東》的時候有著些許的反感,但后來也就越來越喜歡的,也算是自己變得成熟了?在子夜的上海的街道上,曾經留下過一群醉漢不少的五音不全的吼聲,“皇后大道西呀皇后大道東……”。這首歌和反共應該沒有太大的關系,不過是一種市民心態的真實思考。正向絕對不能因為那首明天會更好就說他關心政治支持國民黨一樣。

喜歡羅大佑,其實最重要的還在于他那顆濃濃的中國心,聽聽皇后、原鄉、首都的三部曲就可以充分的感受到了。一種真正的原于中國的搖滾的精神,而不是西方的東西的翻版。所有的歌手中,只有羅大佑是在不停的思考,不停的試圖超越自己,不管這種進步是不是我所喜歡的。100多首歌,几乎沒有一首在音樂上是重復的,這真的只有天才加自虐狂才能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