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羅大佑2003年演唱會專輯/一句美麗的口號消失在風中
w w w . L u o D a y o u . n e t

一句美麗的口號消失在風中

文/阿袖

入場的時候,羅大佑已經開始唱了。遲到是為著到朋友家取望遠鏡,為著清楚目睹“現代流行音樂之父”的風采。天河體育場夠大,我坐的位置正對舞台,可還是相距迢迢,從望遠鏡中看,台上的人形還是太小了。好在有几面大屏幕,特寫鏡頭從不同角度反映出舞台上的細節,羅大佑變化的表情,演奏鋼琴和吉他的雙手,只是,一時間會覺得像是在看電視,來到了演唱會現場仍需看“電視”。
  我不是羅大佑的鐵杆歌迷,他的歌我會唱一些,而印象中只有《鹿港小鎮》和《戀曲1980》曾深深打動過我。唱第一首歌時我就不知他唱的是什么,聽旁邊人說是《追夢人》。接著他唱《你的樣子》我聽得耳熟仍叫不上歌名。這樣看來我大概沒有議論他的資格了,只有靜靜地聽,靜靜地看。
  唱完一曲,羅大佑開始說話,第一句:“我是羅大佑!”,他的模樣和我們結識他的八十年代時相比有些說不清的變化,但不至于讓人認不出。現在想他也許不必自報家門,但當時并沒有覺得突兀,或許是從電視上舞台上見多了主持人出場時同樣的作派了吧。羅大佑接下來一段話很是鼓舞人心,說得也精煉,他說這次演唱會演唱會來之不易──意指近來傳言廣州流行“瘟疫”,人們一度恐惶得不敢出門,在此情形下演唱會還是如期舉辦了──然后聽他說道:來聽這場演唱會的觀眾,都是對我有信心的,對這個時代有信心、對音樂有信心的……我保証大家對這場音樂會能記住一輩子!
  我抬眼望一下他身后更遠處的背景:灰色天空中沒有月亮,布滿了灰色的云霧和煙塵,几處高樓樓尖上的光點強烈地一閃一閃,一座樓的頂上亮著金利來的霓虹燈廣告。但愿這是個值得記住的夜晚,我想。
  我右邊坐著一個面孔虛腫的中年胖子,几乎整場演唱會他都在拍手,隨著羅大佑的歌一起合唱,同時和著節奏擊掌,他的掌聲是那么有穿透力,震得我耳朵難受,后來他間或不鼓掌了,舉起一根綠色熒光棒,像年輕的追星族那樣不停地舞動。在他的映襯下,四周的人顯得過于冷靜和無動于衷。我有點慚愧了,因為羅大佑唱的每首歌他都能跟著唱,都能背得過詞。而我坐在那兒,只是靜靜地聽,靜靜地看,有時需要仔細地分辨和回味。
  羅大佑的第三首歌《戀曲1990》我不喜歡,從來沒喜歡過這首,覺得像念經似的。他的有些歌很像念經一樣調子缺少起伏,配上那些含含糊糊、看似有深意的歌詞──歌詞一些是他自己寫的,一些是林夕等人寫的,但風格都近似──這樣的歌和歌詞,算得上好嗎?生動嗎?我一直有些懷疑。
  第四首,到現在我還是不知唱的什么。應該是首新歌吧。從那時開始,羅大佑坐到鋼琴那兒了,邊彈邊唱。他身后樂隊中有電子合成器和鋼琴,兩把電吉他,貝司,薩克斯,還有三個和音的人,足夠烘托出輝煌的氣勢來,但羅大佑要的是更好,他一會兒鋼琴,一會兒木吉他,讓觀眾感到有點眼花繚亂。第五首《愛人同志》開始呈現出精彩,當然歌本身就是精彩的,但比起他過去唱的,節奏加快了許多。后來我回頭找來CD對比,以前錄音中羅大佑唱得很慢,尤其第一段。也許現場音樂會的要求不同于錄制專輯吧,要的是更煸動一些。
  他唱起來音色也似乎不同于以前了。似乎多了些刻意,刻意地壓低嗓子,很用力地沙啞,讓我聯想到田震,還有別人說田震是XX干燥嗓之類的評語。不管怎樣吧,我覺得此時人們都聽得越來越投入,現場氛圍正在漸入佳境。只是,在這要進入佳境之際,羅大佑卻停下來,開始他長篇大論的演說。他說起廣州、香港的歷史淵源,鴉片戰爭,我猜測他接下來可能唱《東方之珠》,然而不是,他唱的是《光陰的故事》。又大談“不要相信一見鐘情……但歷史就是這樣造成的,男人和女人,邂逅,相遇,戀愛,結婚,然后傳宗接代……”,然后唱起《滾滾紅塵》。現場音響調得不好,聽不清他說的話,到后來當他自語似地嘟囔沒完沒了的時候,觀眾不顧他面子大聲地哄起來。去年最后一天北京“圍爐”演唱會上,羅大佑已經讓北京的觀眾見識了他的羅嗦,但對此網上似乎也沒有几個人說起。這次廣州觀眾對他泛濫的“口水”可是不那么客氣了,這兩天當地報紙關于這次演唱會的報道,出現最多的一個詞是“喋喋不休”。
  但還是應該說說,我所感受到的整個演唱會中的兩處高潮。第一處是羅大佑唱起《鹿港小鎮》,一段過后的間奏極富有效果,仍然是當初那種徜恍淋漓令人傷感而又得意的調子,音樂是讓人愉悅的,而主題卻是沉重的。我不會忘記,當年在大學里第一次聽這首歌,是一個學理科、寫詩的男生推荐我聽的。我聽了不由得震驚。原來一首歌可以意義如此深邃,如此具有表現力。我從中感受到什么叫新舊交替時代嬗變,什么叫現代,什么叫內心撕裂。比讀多本理論和文學的書所感受到的還要深刻和生動。我對向我推荐這首歌的人頓時也刮目相看,肅然起敬,后來就跟那個男生好起來。呵,盡管后來關注羅大佑并不是太多,但我的成長我的生活和他曾有著這樣深切的聯系,可以說羅大佑對我的人生道路實實在在地起到過影響。怎能不來看他呢,怎能不來和他告別。9點35分的時候,我發現月亮出來了,在云中時隱時現地穿行,望著高遠的天空,想起那個曾和我一起聽羅大佑的人此時在很遠的遠方,已經失去聯系多年了,他一定想不到,我正在聽著羅大佑唱當年我們最愛的那首歌。這一次,也當是代他一同重溫往日吧。來看這次演唱會的意義大概就在于此了。
  第二處高潮,我想是《未來的主人翁》,結尾“飄來飄去就這樣飄來飄去”,羅大佑用盡了力氣,不停地吼著,樂器和音響也都丰富飽滿到了極點。
  但說實在的,現在的羅大佑已不復是往日那個羅大佑。盡管一如既往地唱起《童年》,大屏幕上他的照片從幼小時到青年時代一張張翻過,定格在青年時期那張上,而那上面才是我們認識和熟悉的羅大佑的模樣,戴一副寬的黑邊眼鏡。現在他戴的是款式很入時、小的細邊眼鏡,臉上仍有些青澀稚氣的影子,同時混合著成熟,老態,很像是一個怪胎。以前他唱什么都還從容,心能沉在歌里。現在他能把《童年》唱得格外雄壯,能把《鹿港小鎮》的第二次間奏搞成張狂熱烈的表演,他和兩把電吉他都走向前台,走向那截延伸向觀眾當中的T型台前端,三人一組,或兩人一組地炫姿炫技,配合著漫天噴射的“禮花”,那場面可以形容為熱鬧。他唱《鄉愁四韻》,優雅地坐在高凳上,讓整個基座升起來,高高在上,并且長久地給吉他調音,并且解釋道:我一想很多人花三百多塊錢來看我的演唱會,彈琴不由地用力了,而一用力琴弦就走調了。他唱完一段之后開始表演他彈奏吉他的技巧,這段間奏時間久,花樣多,似乎越走越遠,迷失了,回不來了,當他費力地摸索著,終于回到原來地方,我覺得恍如隔世。而這一切,他的努力,似乎都已經失去了打動人心的力量。
  最后恐怕得說:很失望。原本對羅大佑的演唱會抱有很高的期望,以為能看到令人振奮和激動不已的場面。但結果真的是大失所望。我想看演出的觀眾多半都是興奮地來,之后懷著深重的失望和挫敗感回去。
  第二天一大早買了南方都市報,看到上面只有一則短訊寫昨晚的演唱會,我想主辦方或許不愿再提起這事了。又一日,這份立志成為“中國最好”的報紙用了三個版面為這次演唱會做了全面客觀的評述和歸結,大標題是:“告別的年代,沒有重逢的奇跡”。
  是的,奇跡沒有發生,在場人們看到的見証到的是,曾經巨大而有力的精神偶像轟然倒下的場面。羅大佑歌中曾唱道:“每一次閉上眼就想到了你,你像一句美麗的口號揮不去”。如今,我們眼睜睜看著,一句美麗的口號一下消失了,消失在風中,消失在昨天。

(來源:天涯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