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罗大佑2002年北京演唱会专辑/今晚我和大佑一起围炉
w w w . L u o D a y o u . n e t

迟到的作业---今晚我和大佑一起围炉

文/天天欢颜

当我从座位上站起随着人流缓缓地走出首体的时候,我就将知道2002年的最后一夜会永远地收藏在我记忆的盒子里。罗大佑对于我,似乎超出了一个歌手的正常范围,他一边见证着我的年少轻狂和风花雪月,一边又在告诉我关于社会的世俗和人性的险恶,我是如此地顶礼膜拜他,尽管听到媒体在议论他“妥协”、“商业”和“投机”,我总是可以找出许多理由来说服自己,甚至很少写关于他的乐评,因为总是害怕表达出来的东西永远是他告诉给我的万分之一。于是我宁愿远远地望着他,这个曾经给我激情和怀念的“音乐教父”,但是自己的理智终究没有能够战胜情感,感谢苍狼白鹿同学,要不是他“江湖救急”,我将无缘于和老罗面对面;同时也感谢白鹿那位不知名的朋友,要不是他“心慈手软”,往昔的记忆将不会变得如此立体。当全场的灯光已经变得黯淡的时候,当钢琴伴奏的“未来的主人翁”在四周想起的时候,当人们开始此起彼伏地呼喊着罗大佑名字的时候,我还是很漠然地坐着,周围的荧光棒也没有能点燃我的激情。

伴随着“京城夜”的吹奏,一袭黑衣的罗大佑迈着太空步走入了台中央,仿佛是穿越着历史长河、攀爬着时光隧道向我们走来,“谁又在午夜的远处里想念着你 远处的午夜的梦里相偎依 仰望着蓝色的天边的回忆 好像你无声的临别的迟疑……”,选择这首歌曲作为开场白,也许就在寓意着我们将和罗大佑一起告别2002年,紧接着选自1988年《爱人同志》的专辑中的“你的样子”和同名主打歌曲“爱人同志”,无论是前者朦胧繁密的意象,还是后者的摇滚曲风,都让人们浮想起了当年在台湾国语乐坛掀起黑色风暴的岁月,于是看台上已经有人开始打起了“爱人同志是否七十二变”的条幅,没有想到刚刚热身的三首歌曲就让演唱会来了一个小高潮。

吉他和钢琴是老罗最擅长使用的两种武器,在他早期的批判性的作品中,其震撼力、洞穿力都是靠着吉他和贝司编织成的绵绵“音域网”来完成的,于是大佑怀抱着吉他开始唱起了“鹿港小镇”这首充满幻灭的歌曲,据说写这首歌的时候他还没有到过鹿港,四周再一次稍微安静下来,我的心情也跟随着这个48岁的老男人(罗大佑语)过渡到了80年代初期的《之乎者也》,唱到兴奋处,竟然还和吉他手倪方来大玩了近2分钟的solo,这应该是任何一个版本都没有的,那喷薄而出的激荡,那摄人心魄的震撼,我只顾得上拍红了手掌。

相信是这一场的“运动”消耗了罗大佑太多的功力,于是中央音乐学院合唱团的学生们替他抗了一阵,最搞笑的是,老罗竟然忘记了这只队伍的名称,在介绍名字的时候和最后一排的MM耳语了几句,才报出了乐队的来历,会场里想起了一片善意的笑声。一曲“海上花”首先响起,“是这般柔情的你 给我一个梦想 徜徉在起伏的波浪中隐隐地荡漾 在你的臂弯……”,作为同名电影主题曲,个人一直认为是后期的经典,尽管由甄妮首唱,但我还是喜欢大合唱版本中张显出来的那种大气和令人浮想联翩的感慨;只是接下来的“滚滚红尘”和“追梦人”有拼凑的嫌疑,毕竟罗、陈的对唱和凤飞飞的演绎已经深入人心,先入为主了。

齐豫的出现是我始料未及的,因为除了罗大佑之外,我希望第二个在大陆开演唱会的就是她了。在唱完经典作品”橄榄树“之后,这对“烧鹅仔和烤乳猪”(罗大佑语)唱起了“是否”、“爱的箴言”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对唱曲目,但依稀感觉是齐豫那古典般和天籁的嗓音似乎难以融入老罗的沙哑和苍凉,还是喜欢阿潘的版本,一副悠然自得、平淡如水的深情款款。还是亲自写给齐豫的“船歌”才是量体裁衣,古色古香的旋律加上她豪放的演绎,真的是绝配。

在一个拥抱和一个“吻别”之后,老罗又开始出场了。“台北红玫瑰”中极尽妖冶的演绎,甚至灯光也变成了粉红色;而“将进酒”更是达到了煽情的高潮,他真的喝下了一小口花雕,在歌声里,我依稀也在品味着当年刚出道那个莽撞少年的轻狂,心中的豪放,真是颇有盛唐之遗风啊!

不过没有想到得是,这口花雕反而引出了全场最大的败笔,老罗竟然从后台请出了他的朋友——央视主持人刘建宏,打出的招牌是和大家一起怀旧,甚至还请出了一家三口人,只可惜刚说了几句就被听众那震耳欲聋的嘘声给拍晕了,估计下面准备好的煽情词语也没有说出来,只好又拉上了罗大佑,在这种赶鸭子上架的氛围中,大家不得已齐声卡拉了一次“光阴的故事”,但自己总是觉得缺少了什么,也许缺乏那种气氛的陪衬吧,大佑,难道你没有属于自己的光阴的故事吗?我在问自己。

在一阵“油腔滑调”之后,罗大佑又稳稳地坐到了钢琴面前,先是那首脍炙人口的“童年”,老罗竟然和在场的观众“叫板”,说是很少有人可以从头到尾唱下来,但他自己似乎也忘了词,没有唱“福利社里面什么都有 就是口袋里没有半毛钱 诸葛四郎和魔鬼党 到底谁抢到那支宝剑……”这一段,难道他还对那场“群众运动”心有余悸?接下来的那首“未来的主人翁”令我大呼过瘾,在这首写给台湾未来的歌曲里,可谓是倾注他全部的心血,因此今天唱来他依旧十分卖力和投入,整个身躯似乎都要趴在钢琴上,在全场里面“飘来飘去”的歌声中,不知道有多少人可以理解当年的寓意。而“现象七十二变”依旧是当年在台湾演唱会的版本,就是说没有“黄花岗有七十二个烈士 孔老夫子有七十二个弟子 孙悟空的魔法七十二变 我们又等到民国七十二年……”这一段,但感觉上削弱了震撼力,变成了柔情万种的晚安曲了。接下来老罗又把兵器换成了吉他,一曲当年深受民歌运动影响的“乡愁四韵”从琴音渺渺中流淌着,这首歌对于大佑也有着更深的意义,这是他第一首尝试编曲的作品,尽管过了8年才在《之乎者也》中面世,却已经说明了他当时已经和民歌运动在思想上有了一定的距离,在他的脑海里萦绕的都是更加厚重的摇滚乐了。

本以为接下来他可以在这批早期的歌曲中继续旅行,因为毕竟还有“之乎者也”、“小妹”、“我所不能了解的事”……我们愿意倾听的太多作品。可是一首“弹唱词”又把人们的记忆拉回了现在,“手指勾一勾 两人心在此 眼神兜一兜 可爱的样子……”,脑海里浮现了发哥在电影《我在黑社会的日子》中拉着二胡席地而坐唱着这首歌曲的那玩世不恭的神情,这也是大佑歌词中用比较简短的句子来表达人生哲理的一首歌,但却是字字珠玑。接下来的“东方之珠”、“恋曲1990”,让整个首体变成了一个万人大合唱,记得崔永元在“实话实说”的节目中采访罗大佑,曾经搞笑地说“下次开演唱会,你就起个头,不用那么费力地去唱,让全场的观众帮你唱”,而今天这种效果果然就达到了。在令人不可思议地重唱了一遍“光阴的故事”之后,大佑开始领着全体合作同仁向大家谢幕,便一头扎进后台再也没有出来,耳边依旧想起的是“京城夜”那气势磅礴的乐曲,时间被定格在2002年12月31日22点20分。

随着人流的拥挤,兴奋的神经依旧难以抑制,我不愿意再动用什么怀旧、往事等字眼继续回想,毕竟罗大佑才是今晚的主角,媒体一直对大佑后期的商业化抱着不屑的态度,也许是他给自己立下了一个自己都无法超越的标竿,而同时80年代台湾的大环境和他睿智的思想造就了那几张“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专辑,可是当他奔赴香港,却是由于环境的变化导致思想上的变化进而反映在唱片的创作上来,于是人们几乎再难以看到那个带着黑色墨镜的叛逆青年,大佑没有错,谁也不能面对外界的变化而无动于衷,于是自己的心态也在慢慢的趋向平和,但我们依旧可以透过他复杂的长句领略着他哲人的道理。当然大佑所在的年代也是台湾唱片业的起步期,不仅举办歌手比赛来选拔和推出新人,而且也对音乐的风格也在兼收并蓄地吸纳着,因此也使整个市场慢慢地步入了良性循环,并逐渐地造就了台湾乐坛的黄金时代。而不像现在,选择歌手盲目,急功近利的市场运作,空洞无物的歌曲创作,都让更多的人那个时代充满了敬意,充满了怀念。在这个圆梦的夜晚,每个人嘴里都在咀嚼着动人的往事,每一张笑脸都在闪烁着晶莹的泪水,每一首歌曲的后面都有它传唱的理由,而对于我,只想将这张门票和笔下的文字封存起来,留给我们的后辈去看,如果他们依旧会有和我一样激动的话,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PS: 看完演唱会后,心潮澎湃,和朋友来到三里屯的酒吧,继续述说着关于老罗的故事,没有想到那个驻唱的竟然也在唱着“光阴的故事”和“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朋友和我都“晕倒”。